江苏人民顶起来!全国地级市首个5G超千亿产业规划落地无锡

2020-03-19

18日,全国地级市第一个5G产业发展规划在无锡发布。到2025年,无锡将建成国际一流的5G精品网络、全国驰名的5G产业基地和全国领先的5G应用示范城市,成为国内5G产业发展的品牌核心区。5G是全球数字经济的先导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介绍,无锡抢抓机遇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推进5G网络建设、产业链协同发展、行业融合应用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后劲,巩固无锡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物联网城市地位。




未来五年,无锡将在加快5G精品网络建设、推进5G产业稳步发展、加速5G行业融合应用、提升5G技术研发实力4个方面重点发力。2020年,无锡市区和江阴、宜兴城区及开发区室外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2022年基本实现全市覆盖、人口覆盖率超过95%,2025年实现全市室内外5G网络全覆盖、行业应用网络需求全面承载;5G主产业链规模到2020年、2022年、2025年底,将分别达到400亿元、550亿元和1000亿元。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信息通信技术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中正发挥着关键作用。5G最革命性的意义在于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的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形成智慧城市、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垂直领域的典型应用,实现万物互联的愿景,5G网络是这些行业发展的基石等网络建成之后,最终将促进下游垂直行业需求增加。




5G技术的应用将广泛地影响人民的经济、社会和生活,为相关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使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为了推动5G技术标准的制定、支撑应用产业发展、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于2013年2月,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启动5G商用”的要求。为贯彻十三五规划,工信部2017年1月公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对5G的发展做出明确指示。




5G基站与4G基站相比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G基站中,为减少信号损耗,降低馈线的成本,RRU被移到离天线较近的位置;BBU则被集中放在中心机房,从而可以极大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配套设备(特别是空调)的能耗。5G基站中,天线和RRU被集中到一起,并与原BBU的部分物理层一起构成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原BBU的非实时部分(PDCP)将分割出来,重新定义为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BBU的剩余功能(MAC/RLC)重新定义为DU (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CU、DU可以采取分离或合设的方式,对应多种网络部署形态。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相关推荐

石墨烯自发热地板颠覆传统,5大优势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继千亿方大气田渤海在现大型油田,单口井年产原油超40万桶

碳纳米管光电传感存储器件研制成功!高电流开关比、存储长达10年

10月1日前实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其中这类企业必须退出

紫光存储或解散,将投8000亿重点打造DRAM,实现5年量产

废纸市场暴降模式大跳水,5天跌幅11.08%

首发5G麒麟820芯片,采用7nm工艺、G77处理器每mm速度提高120%以上

下拨6000万!央行征信中心免收征信查询服务费

5G场景拓展下的服务器增量需求

加油站首推“无人便利店”,健康e站可自助完成常规体检服务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江苏人民顶起来!全国地级市首个5G超千亿产业规划落地无锡
2020-03-19

18日,全国地级市第一个5G产业发展规划在无锡发布。到2025年,无锡将建成国际一流的5G精品网络、全国驰名的5G产业基地和全国领先的5G应用示范城市,成为国内5G产业发展的品牌核心区。5G是全球数字经济的先导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介绍,无锡抢抓机遇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推进5G网络建设、产业链协同发展、行业融合应用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后劲,巩固无锡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物联网城市地位。




未来五年,无锡将在加快5G精品网络建设、推进5G产业稳步发展、加速5G行业融合应用、提升5G技术研发实力4个方面重点发力。2020年,无锡市区和江阴、宜兴城区及开发区室外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2022年基本实现全市覆盖、人口覆盖率超过95%,2025年实现全市室内外5G网络全覆盖、行业应用网络需求全面承载;5G主产业链规模到2020年、2022年、2025年底,将分别达到400亿元、550亿元和1000亿元。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信息通信技术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中正发挥着关键作用。5G最革命性的意义在于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的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形成智慧城市、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垂直领域的典型应用,实现万物互联的愿景,5G网络是这些行业发展的基石等网络建成之后,最终将促进下游垂直行业需求增加。




5G技术的应用将广泛地影响人民的经济、社会和生活,为相关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使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为了推动5G技术标准的制定、支撑应用产业发展、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于2013年2月,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启动5G商用”的要求。为贯彻十三五规划,工信部2017年1月公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对5G的发展做出明确指示。




5G基站与4G基站相比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G基站中,为减少信号损耗,降低馈线的成本,RRU被移到离天线较近的位置;BBU则被集中放在中心机房,从而可以极大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配套设备(特别是空调)的能耗。5G基站中,天线和RRU被集中到一起,并与原BBU的部分物理层一起构成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原BBU的非实时部分(PDCP)将分割出来,重新定义为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BBU的剩余功能(MAC/RLC)重新定义为DU (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CU、DU可以采取分离或合设的方式,对应多种网络部署形态。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