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9日报道,美国陆军研究人员称,他们研制出了一款新型量子传感器,可以帮助士兵探测整个无线电频谱——从0到100吉赫兹(GHz)的通信信号。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司令部下属陆军实验室的科学家戴维·迈耶解释说,2018年,陆军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款使用高激发态、超灵敏原子(里德堡原子)探测通信信号的量子接收器。在最新研究中,他们根据基本原理计算出接收器的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然后在实验中将其他研究团队的结果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为评估潜在应用,陆军科学家分析了从0到10的12次方赫兹的巨大频谱范围内,新款里德堡传感器对振荡电场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里德堡传感器可靠地探测到整个频谱段的信号。在传统接收器系统中,单根天线无法覆盖如此宽的频谱范围,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单根天线、放大器和其他组件协同作战。而且,新量子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与其他电场传感器技术——如电光晶体和偶极天线耦合的无源电子设备等相媲美。陆军科学家计划进一步锤炼最新技术,提高这款量子传感器的灵敏度,使其能探测到更弱的信号,并扩展用于探测更复杂波形的协议。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挑起大国信息安全战略的重担。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量子通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80亿元,到2018年将达到32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7.78%,预计到2024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建设及运营服务市场规模达912亿元,同比增长13.57%。根据预测,国内量子通信短期市场规模在100-130亿元左右,长期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目前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通信实现需要借助经典光通信网络,因而产业链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产业链自上而下包括:芯片材料、设计、封测à芯片à器件à设备+线缆à运营商à用户。上游:核心材料、器件和芯片仍需依赖国外进口,上游环节主要是原材料、芯片和器件。中游:包括密钥分发及中继,量子网关,量子路由等量子通信设备。下游:产业链下游应用主要为基于量子加密的各种涉及数据传输的设备,可具体表现为量子加密手机、白板、签章等形式。


上至国家顶层设计、国家领导人讲话,下至各部委工作部署,量子通信都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文件中即“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提出要建设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建设一期工程,并对建设内容,指标要求,负责机构,投资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相信量子通信新一期建设将很快落地。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