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文要优化提升IPv6网络接入能力,年底实现活跃连接数破10亿

2020-03-24

新华社北京323日电(记者张辛欣)记者2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已经发文部署开展2020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特别提出要优化提升IPv6网络接入能力,全面扩大数据中心IPv6覆盖范围,到2020年底IPv6活跃连接数达到11.5亿。IPv6能够提供充足的网络地址和广阔的创新空间,是互联网演进升级的必然趋势、技术产业创新的重大机遇和网络安全能力强化的迫切需要。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相比于IPv4IPv6可以提供海量网络地址和更强的网络承载能力,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网络安全性上效果显著。IPv6IPv4分别是第六代和第四代互联网协议的简称,其中IPv4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IP协议,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被广泛应用在除局域网(主要使用以太网)外的各样网络中,比如端对端的串行数据链路(PPP协议和SLIP协议) ,卫星链路等。IPv4理论上规定的IP地址长度为32,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再加之ABC三类编址方式的使用,加速了IP地址的日趋枯竭。而IPv6将地址长度扩展到了128位,理论上有2^128-1个地址,大大扩展了可用IP地址的数量。此外,IPv6IPv4还有如下优势:1)更小的路由表。IPv6的地址分配遵循聚类原则,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2)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对自动配置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4)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极大的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IPv61998年由CERNET首次引进国内,早在2003年中国就将IPv6的发展提上了日程,还基于IPv6建造了一张全国教育网,供大学院校使用;但2008年后,我国IPv6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渐渐落后于国际水平。根据APNIC Labs提供的全球IPv6用户数及IPv6用户普及率的报告来看,截至201810月底,中国IPv6渗透率为0.63%,排名全球第71位,远低于top1025%-58%的渗透率。




中国IPv6应用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1)前期过度依赖“私有地址+网络地址转换”方案,以缓解IP地址供不应求的状况,拖延了IPv6的进程;2)缺乏明确市场导向和政府先行意识,主要的应用和网站向IPv6迁移严重滞后,比如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对转向IPv6这一趋势重视不够;3)相关主体对IPv6持观望态度,认为IP会被新一代网络技术取代,未能及时部署;4)后期由于IPv4占据主流,从IPv4IPv6迁移过程复杂、投入大但收益不高,市场主体缺乏升级驱动力。随着IPv4地址接近耗尽,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对IP地址有强烈刚性需求,政府层面重新将IPv6的升级提上日程。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中介“囤货”传感器,价格炒高10倍,额温枪供需巨大缺口仍在上演

明日起实行多组动车票价打折优惠,200余趟列车最高折扣可打5.5折

阿里建成中国最大的物联网平台,天猫经历位列中国市场第一

首款新型全无线电频谱量子传感器研制成功!颠覆传统接收器系统

“新基建”概念激起千层浪,车联网顺势欲搭载东风快车

全球首个安全万人云峰会开幕在即!从三个维度定制“安全锦囊”

锂电巨头纷纷杀入电动电自行车市场,“铅改锂”大幕徐徐拉开

新冠疫苗已开始人体注射实验,最快两周将能拿到安全性数据

中老昆万铁路软岩变形隧道贯通万米以上,至老挝万象有望朝发夕至

全国首个“海绵车辆段”每月可净化污水9000多m³,年节水达2万多吨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工信部发文要优化提升IPv6网络接入能力,年底实现活跃连接数破10亿
2020-03-24

新华社北京323日电(记者张辛欣)记者2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已经发文部署开展2020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特别提出要优化提升IPv6网络接入能力,全面扩大数据中心IPv6覆盖范围,到2020年底IPv6活跃连接数达到11.5亿。IPv6能够提供充足的网络地址和广阔的创新空间,是互联网演进升级的必然趋势、技术产业创新的重大机遇和网络安全能力强化的迫切需要。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相比于IPv4IPv6可以提供海量网络地址和更强的网络承载能力,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网络安全性上效果显著。IPv6IPv4分别是第六代和第四代互联网协议的简称,其中IPv4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IP协议,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被广泛应用在除局域网(主要使用以太网)外的各样网络中,比如端对端的串行数据链路(PPP协议和SLIP协议) ,卫星链路等。IPv4理论上规定的IP地址长度为32,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再加之ABC三类编址方式的使用,加速了IP地址的日趋枯竭。而IPv6将地址长度扩展到了128位,理论上有2^128-1个地址,大大扩展了可用IP地址的数量。此外,IPv6IPv4还有如下优势:1)更小的路由表。IPv6的地址分配遵循聚类原则,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2)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对自动配置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4)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极大的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IPv61998年由CERNET首次引进国内,早在2003年中国就将IPv6的发展提上了日程,还基于IPv6建造了一张全国教育网,供大学院校使用;但2008年后,我国IPv6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渐渐落后于国际水平。根据APNIC Labs提供的全球IPv6用户数及IPv6用户普及率的报告来看,截至201810月底,中国IPv6渗透率为0.63%,排名全球第71位,远低于top1025%-58%的渗透率。




中国IPv6应用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1)前期过度依赖“私有地址+网络地址转换”方案,以缓解IP地址供不应求的状况,拖延了IPv6的进程;2)缺乏明确市场导向和政府先行意识,主要的应用和网站向IPv6迁移严重滞后,比如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对转向IPv6这一趋势重视不够;3)相关主体对IPv6持观望态度,认为IP会被新一代网络技术取代,未能及时部署;4)后期由于IPv4占据主流,从IPv4IPv6迁移过程复杂、投入大但收益不高,市场主体缺乏升级驱动力。随着IPv4地址接近耗尽,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对IP地址有强烈刚性需求,政府层面重新将IPv6的升级提上日程。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互联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