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数据显示,3月1日~3月15日,共承办285例药品注册申请,其中接受临床试验申请84项,批准36个品种上市,总体来看,抗肿瘤药物仍是最热门的研发方向。在上市药物中,百时美施贵宝的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成为国内首个胃癌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另外,GSK申报的抗抑郁药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I)也获批上市。


在上市品种方面,也有多个重磅药物。恒瑞医药的PD-1也传来获批新适应症的好消息。其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肝癌领域的治疗,这是中国首个获批肝癌适应症的PD-1抑制剂。获批适应症为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和/或含奥沙利铂系统化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我国是胃癌大国,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及GLOBOCAN2018的数据,我国胃癌的每年发病人数约68万,占全球整体的2/3。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期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远远低于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的生存率(90%),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胃癌的药物治疗仍以化药为主,相比肺癌、乳腺癌等,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开展得相对较晚,获得成功的为数不多:用于Her2阳性的转移性胃癌一线治疗的曲妥珠单抗(罗氏2014)、用于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的雷莫芦单抗(礼来2014,尚未国内上市)、用于晚期胃癌三线治疗的阿帕替尼(恒瑞2014)、派姆单抗(默沙东2017FDA,胃癌适应症尚未国内获批)、纳武单抗(百时美施贵宝2017日本,胃癌适应症仅日本获批),国内可选择的靶向药只有曲妥珠和阿帕替尼,国内胃癌患者在一线治疗失败后常常面临二线治疗药物选择有限的问题,临床上多转向已获批用于晚期胃癌三线治疗的阿帕替尼,加上阿帕替尼是口服小分子制剂,患者依从性强,经济性好,并且已经成为CSCO指南中推荐的胃癌晚期三线用药以及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推荐用药。


目前胃癌的治疗新药方向主要分为三类,静待临床数据揭盲:HER2靶向药:曲妥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卡培他滨+顺铂化疗方案目前已获批HER2+胃癌一线治疗,此外,国内也有多项相关在研药物,包括荣昌生物的RC48-ADC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雷莫芦单抗获FDA批准用于晚期胃癌二线治疗:REGARD研究显示,雷莫芦单抗单药二线治疗相比安慰剂延长中位OS(5.2个月VS 3.8个月,p=0.0473),RAINBOW研究显示,雷莫芦单抗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相比紫杉醇延长中位OS(9.63个月VS 7.36个月,p=0.0169)。免疫治疗:K药目前已被FDA批准用于胃癌三线治疗,但其二线和一线的临床试验Keynote-061、Keynote-062均宣布失败,Keynote-062入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HER2阴性,PD-L1 CPS≥1,患者随机1:1:1分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200mg q3w、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联合化疗、安慰剂+化疗,结果显示K药vs 化疗显示非劣效,达临床终点;但K药联合化疗vs 化疗患者PFS/OS并无显著性差异,未达到临床终点。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