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6日,全球最大的电子束辐照废水处理项目在广东江门进入试运营。该项目通过7台电子加速器联机运行,日处理印染废水能力超过3万吨,今年将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连续试运行,每天进行水质测试,优化工艺参数,充分发挥电子加速器的运行效率,改善处理效果,水质能达到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回用比例超过70%。”中广核电子加速器总工程师俞江公开表示:“投运后,标志我国在电子束辐照废水处理的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据悉,这项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子束辐照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适应面广,反应速度快,降解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在难降解废水预处理、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特种有毒有害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从净水到污水的水质变化,使得水循环闭环无法真正实现,缺水由此而来,污染也由此而来。因此,我们缺少的不是水,而是可达到地表III类水以上标准,可作为自来水厂水源的干净水。若在最后污水处理厂的环节,可以将污水变为地表III类水以上标准的净水,则水循环闭环可以真正形成,缺水的问题也由此解决,污染问题亦随之解决。


印染属于高污染行业,印染过程的每个步骤均需投入大量原料以及化学试剂,同时辅以水和能源(如煤、电等),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污染物。在水污染方面,纺织印染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统计排放量的7.5%,居全国工业行业第五位。其中,印染废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污染源,占纺织印染业废水的80%。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造成废水主要来自染整工段,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纤维杂质和无机盐等,其特点在于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及色度高等,污染处理的难度较大。染料作为废水排出,进入江湖、大海和地面水中。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生长,不利于水体自净。


不同于色织布和色纺纱对纱线或棉纤维的染色,印染作为对坯布的染色整个工序相对较长。印染的工艺主要分为三道工序: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每一道工序的具体步骤根据面料的不同性质而异。就印染布而言,其坯布的材质包括棉、羊毛、丝等,以棉居多。一般棉布的前处理步骤包括烧毛、退浆、漂白、丝光和烘干。烧毛为去除棉坯布表面的短小绒毛;退浆为去除坯布上原有浆料;漂白为去除原坯布纤维上的色素;丝光为提升织物光泽及改善手感。色织布由于以纱线为原料,其较坯布而言不曾上浆,因此在染色前处理工序中,染纱省去了烧毛和退浆步骤,主要包括煮练、漂白和丝光。在染色后、织布前的后整理工序则包括皂洗、固色、柔软。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