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杨萍萍 记者 张可)在4月28日下午举行的南京市例行发布会上,南京市医疗保障局通报: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32种中选药品正式落地南京,已于4月27日在南京各相关医疗机构全面启动与使用,最高降幅93%。预计南京地区一年可节约医疗费用约1.4亿元。


据介绍,第二批国家集采32种药品主要为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重大疾病的药品,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3%。以慢性病糖尿病常用药品为例,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卡波糖胶囊”(50mg规格,30片/盒),原销售价格为41.23元,降价后仅9.6元,降幅达76.72%;以昂贵的抗癌药为例,正大天晴药业生产的醋酸阿比特龙片(0.25g×120片),原销售价格为12200元,降价后为2800元,降幅达77.05%。据统计,预计南京地区一年可节约医疗费用约1.4亿元,将再次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分阶段来看,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2000年以前为萌芽阶段,全国施行“分散采购”模式,药品的集中采购模式尚在萌芽中;2000年到2004年为雏形阶段,期间集中采购已经具备雏形,国家推行医疗机构为主体,地市为单位对集中采购模式进行初步尝试;2005年到2008年为探索阶段,由以地市为单位的集中采购升级为以省级为单位,逐步推行药品集中采购;2009年到2014年为发展阶段,期间我国相关政策不断出炉,集中采购机制、制度日趋完善;2015年至今,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已经步入深化阶段,2018年11月开展的“4+7”集中采购试行效果显著,继2019年9月“4+7”集中采购扩面后,2020年我国将开启新的一轮药品集中采购,此次集中采购工作将覆盖全国。


2018年3月医保局的成立,开启了大医保管理的新时代,医保局成立后,负责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药品的集中采购试点,2018年11月,《4+7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发布》,对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31个药品在北京等11个城市试点带量集中采购,即一家最低价企业中选,获得地区药品大部分的销量。2018年12月7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公示》,共有25个品种中选,整体降价幅度达到52%。后续在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带量采购将是仿制药准入和定价的重要方式。2019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在9月前制定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改的政策文件。同时要求扎实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加强对中标药品质量、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和药款结算、中标药品及原料药生产的监测,做好保证使用、确保质量、稳定供应、及时回款等工作,开展试点评估,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开。可见带量采购作为医改推进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后续推进将持续深入。


2019年12月29日,为全面深化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我国开展了新一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19-2)》公告,该公告中包含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各地首年约定采购量》及《各采购品种首年约定采购量》三份文件,对33种药品进行了全国性范围的带量采购方案。在我国实施医保基金控费的大环境下,结合“4+7”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经验来看,药品降价的工作目标会逐步实现。本次集采工作覆盖范围扩至全国,采购原则中要求“约定采购量原则上不少于各地该中选药品上年约定采购量”加强了对中标药品采购数量的保证,进一步了促进生产企业以价换量的积极性,带动中标药品未来价格进一步降低。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