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互联网+医疗“首诊”将纳入国家医保。同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开展互联网医疗的试验探索时,不得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和《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的有关规定。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各自发布的一项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文件,这似乎是为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的试点工作所做的铺垫。


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2016年以来,互联网医疗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易观数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已初具规模,为650亿元,同比增速30.6%。2020年有望实现60%以上同比增速,达到约2000亿元。近年来互联网医院也在加速建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援引健康界数据,2018年我国新建互联网医院55家;截至2019年11月,新建互联网医院为148家。


当前,我国互联网医疗的服务内涵也不断扩容,业务范围持续扩大,医疗资源链条逐步打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从静态看,根据经营模式、细分赛道以及发展形态的不同,可以将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大致归纳为以下六大模式:1)非互动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模式;2)互动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模式;3)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模式;4)医药电商模式;5)健康保险融合模式;6)健康监测管理模式。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行业的兴起也源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行业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经过这些年的试点和摸索,已经逐步走向规范,进一步放开将是趋势。此次新冠疫情凸显了远程诊疗的优势,政策层面已开始积极落地医保支付等核心支持政策,同时需求端的渗透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