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结核病确诊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2个小时、结核病患者每天吃药从13片减至3片……20日,在京举行的国家卫健委-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十周年研讨会披露了“中国版”结核病防治的新成果,双方将进一步推广结核病综合防治的新模式,全力攻克“耐药结核”难题。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将进展为活动期的结核病。目前若能及时早期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根据《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8》显示,目前我国约有5.5亿结核菌潜在感染者,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几年年均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位居全球第3位。根据CDC披露,2017年及2018年前11月我国肺结核发病人数分别为83.5万人、102.75万人,死亡人数分别为2823人、2022人,结核病发病人数仍然较多,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


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到2022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5/10万以下(2018年为59.3/10万),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要求发病率高于100/10万的省份,年递降率不低于4.4%;发病率在55/10万至100/10万之间的省份,年递降率不低于2.9%;发病率低于55/10万的省份,年递降率不低于1%。特别提出筛查力度进一步加大,新诊断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比例提高到50%,成功治疗率达到90%。重点人群防控工作不断深入,学生和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比例明显提高。有条件的地区要将结核病检查列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入职体检的检查项目,提高入学新生结核病检查比例。探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支持新型疫苗自主研发,提高疫苗对人群的保护效率。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