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20日消息,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62,000.0吨,成交额8,631,277.00元,开盘价52.92元/吨,最高价54.00元/吨,最低价52.90元/吨,收盘价53.28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1.87%。当日无大宗协议交易。今当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62,000.0吨,总成交额8,631,277.00元。
截至昨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396,753吨,累计成交额225,702,619.25元。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重点排放行业。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提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于2020年确定纳入配额管理的发电企业名单及机组类别。


重点排放单位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直接免费或者通过拍卖获得配额,从试点运行情况看绝大部分还是免费配额。大部分试点免费配额采取事前分配和事后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是按照历史排放量或者产量、业务量等确定的总配额量,预分配全额或者50%-80%的比重,待履约年生产周期结束产量明确以及核查工作完成时,再最终确定实际应发总配额量并进行多退少补。在履约年控排企业进行配额的交易,也可以购买由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创造的核证减排量(CCER)。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以上七个碳交易试点开始陆续启动。截至2020年11月,7个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人民币。


扫码获取行业研报图册1.0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