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23日消息,超标电动自行车退市在即,今年除北京外,浙江、河南多地很快也将结束过渡期。而山东、江西、安徽等地则会在2022-2024年结束过渡期。未来一段时间,大量电动自行车将经历一波大换血。根据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千克,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还需要保留脚踏功能。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电动自行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原创产品之一,1995年我国第一辆轻型电动车问世,自此,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之一。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初步规模化阶段、高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自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确定为非机动车的合法车型后,2004-2013年是电动自行车发展最快的10年,产量由676万辆增长至3695万辆,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1%。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自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规定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不得超过55kg,超标车型或换用质量更轻的锂电池(中低端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铅酸电池的4倍),或申请电动摩托车目录成为机动车(消费者需要相关驾照,并且额外增加上牌费、年检费、保险费等额外费用),或退出电动车市场。当前头部企业牛电科技、雅迪、爱玛、新日、绿源,台铃,绿能等已经纷纷实现电动车锂电化(合计市占率在73%),锂电池将快速取代铅酸电池。


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由于其经济性与便利性,电动自行车一直是我国城镇中长距离主流代步工具,截止2019年保有量已达3亿辆,电动自行车作为替代品迎来了持续的产量增长,直至2013年市场趋于成熟,需求接近饱和,产量开始逐年递减。


扫码获取行业研报图册1.0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