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国家药典委员会按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和国家药品标准制定相关程序,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制定工作。经过标准研究起草、生产验证、标准复核、专业委员会审评、公开征求意见、审核等,近日批准颁布了第二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36个)。
行行查数据显示,发展中药产业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中药是国内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insightSLICE数据,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中,中药销售占比达40%。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会持续推动中药市场长期发展,同时,中药源自天然草药,因此被视为比传统化药更安全。短期内,中药的医保覆盖扩大,政策利好,以及家庭购买力提升将继续推动中药市场的增长。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建委与国家医保局于2021年2月10日联合发布了一项对于配方颗粒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并将于2021年11月1日实施。此项政策取消了之前的6张试点牌照,转而明确规定了160个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
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目前已有700多个单味中药品种。
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试点期间中药配方颗粒经过了长期、广泛的临床使用,显示出相关疗效和使用方便、调配灵活等多重优势,产业发展达到一定市场规模。基于此,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共同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以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医临床需求。该政策将于2021年11月开始正式实施。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