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手!打击“容貌焦虑”营销乱象,医美概念股黯然失色

2021-11-04

11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明确表示,予以重点打击的九种医疗美容广告乱象中,第一条即为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

据行行查分析师反馈,医疗美容的分类:手术和非手术项目是行业两大分类,即重整形和轻医美。全球范围内行业主流是将医疗美容行业按照手术类型进行分类,即手术类项目和非手术类项目。2010年以来全球手术与非手术类项目的施术案例数占比近似,非手术类项目稍稍领先。2019年非手术类项目占比54.5%,较2018年上升了0.1%。
手术类与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可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非手术类项目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单价低、决策周期短、复购率高等特点较手术类项目流行。手术类是指通过手术对身体直接进行改变或改善胸、鼻、眼等部位的外观,非手术类主要是注射、激光和超声等疗法。
手术类医疗美容:手术类是指通过手术对身体进行根本上的改变,面部、胸部和身体是整形项目主要构成。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消费者对于手术类整形项目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面部,胸部与身体也是重要构成。2019年全球前五大热门手术类项目中,隆胸手术、吸脂手术及腹部手术的上升幅度最大,连续几年保持增长。

地方和中央政府不断发起专项监管行动促使行业规范化:
我国医美行业的监管在过去是相对不足的,2002年中国整形外科协会成立,同年卫计委发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09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成立,同年发布《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
2017年5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公安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工商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文,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17〕510号),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第一次严格意义上在国家层面加大力度净化了医疗美容市场。
2020年4月卫健委联合国家药监局等八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美容服务应当在依法设置的医疗美容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内实施,2020年8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黑猫投诉、新氧科技联合发起中国医美行业规范发展倡议,抵制黑医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并宣布黑猫投诉成为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的官方投诉平台。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医疗美容

相关推荐

遥感三十二号02组卫星成功发射

“养老钱”投资渠道再拓宽

智能仓储,对企业资产管理意味着什么?

数字生态大会在汉开幕 聚焦智慧城市发展

首只公募REITs主题理财产品发行

网红经济需创意与资本相互成就

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孕育下一个“千亿”蓝海市场

Facebook将关闭人脸识别系统,超10亿用户个人面部信息将被删除

智能客服外包服务商“零犀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医疗器械供应链智慧解决方案提供商“无境创新”获数千万元融资,由“金沙江创投”独家投资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监管出手!打击“容貌焦虑”营销乱象,医美概念股黯然失色
2021-11-04

11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明确表示,予以重点打击的九种医疗美容广告乱象中,第一条即为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

据行行查分析师反馈,医疗美容的分类:手术和非手术项目是行业两大分类,即重整形和轻医美。全球范围内行业主流是将医疗美容行业按照手术类型进行分类,即手术类项目和非手术类项目。2010年以来全球手术与非手术类项目的施术案例数占比近似,非手术类项目稍稍领先。2019年非手术类项目占比54.5%,较2018年上升了0.1%。
手术类与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可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非手术类项目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单价低、决策周期短、复购率高等特点较手术类项目流行。手术类是指通过手术对身体直接进行改变或改善胸、鼻、眼等部位的外观,非手术类主要是注射、激光和超声等疗法。
手术类医疗美容:手术类是指通过手术对身体进行根本上的改变,面部、胸部和身体是整形项目主要构成。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消费者对于手术类整形项目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面部,胸部与身体也是重要构成。2019年全球前五大热门手术类项目中,隆胸手术、吸脂手术及腹部手术的上升幅度最大,连续几年保持增长。

地方和中央政府不断发起专项监管行动促使行业规范化:
我国医美行业的监管在过去是相对不足的,2002年中国整形外科协会成立,同年卫计委发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09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成立,同年发布《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
2017年5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公安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工商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文,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17〕510号),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第一次严格意义上在国家层面加大力度净化了医疗美容市场。
2020年4月卫健委联合国家药监局等八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美容服务应当在依法设置的医疗美容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内实施,2020年8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黑猫投诉、新氧科技联合发起中国医美行业规范发展倡议,抵制黑医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并宣布黑猫投诉成为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的官方投诉平台。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医疗美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