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维科技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中启资本,该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一家膜材料及膜元件研发商。
据行行查数据,澳维科技是一家膜材料及膜元件研发商,致力于反渗透、纳滤、超滤等膜材料及膜元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旗下主要产品涵盖家用型膜元件、超低压复合反渗透膜元件等产品,应用于环保等领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尽管我国在膜材料生产上部分实现了国产化,但依赖进口的情况仍然严重:反渗透膜有90%需要进口;超滤膜和微滤膜有40%以上需要进口;纳滤膜、生物和医药膜、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绝大部分需要进口。
我国膜技术应用前期主要以小规模的水处理方面应用为主,膜技 术应 用层次偏低,应用领域偏窄。国外工业分离用特种膜材料、血液透析和离子交换膜材料已经有很大的市场应用空间,先进膜材料在大型海水淡化和大型水处理工程应用也较普遍。随着我国国产膜材料技术水平的提升,服务于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的特种分离膜材料和离子交换膜材料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并逐步替代进口材料和设备。
根据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10-2020我国反渗透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反渗透膜市场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
膜材料通过微孔结构的孔径大小决定截留物质范围,因此膜材料分离精度和分离效率的关键在于孔径分布和孔隙率。在实际应用中,膜分离法往往会基于不同膜的特点将其分别应用在不同工序环节。
(1)超滤膜(UF),孔径范围约为0.01-0.1微米,适用于固液或者大分子有机物分离,因此大多被应用在已经完成吸附解析的合格液中,通过过滤悬浮物粒等来降低后续纳滤膜的污染和损耗可能性;
(2)纳滤膜(NF),孔径范围缩小至0.001-0.01微米,可以实现小分子有机物的浓缩(如锂离子),且纳滤膜是荷电膜,能对不同物质选择性提纯,此外根据电荷、粗糙度、孔径结构参数等还有如NF90、NF270、NF-1之类的不同类型的纳滤膜;
(3)反渗透膜(RO),孔径小于0.001微米,利用压力差为推动力可以截留几乎所有离子或分子量100以上的有机物,当压力超过渗透压则溶剂会反向渗透,高压得到浓缩液而低压出水为去离子的纯水。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