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产业链下游应用解读

2021-11-25

经过30多年的发展,3D打印行业已经形成一条比较完成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各类原材料、中游的3D打印设备及服务,及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等众多下游应用领域。


3D打印应用市场空间

起初,3D打印问世时设计的桌面级打印机主要服务于消费领域,规模较小,增速较慢。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设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并逐步向建筑、服装、食品等领域扩展,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性化产品的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


当前3D打印在植入物领域已有丰富案例,正向产业化应用转变,例如由3D打印的髋关节植入物已经超过10万个。骨科植入物是3D打印当前在医疗领域最成熟的应用,同时3D打印在手术规划模型、手术器械、牙科、正畸器械和康复器械等领域均有较大应用空间。根据3dpbm数据,2020年全球医疗领域3D打印市场规模为27.65亿美元,有望在2020至2025年间保持19.43%CAGR增长,在2025年达到67亿美元,其中2025年设备市场规模占比约为14%。


全球汽车增材制造市场需求有望在2029年达到90亿美元,设备规模占比约43%。根据3dpbm统计数据,汽车增材制造市场规模在2019年约为13.90亿美元,在后续有望保持20.64%CAGR直到2029年达到90亿美元。其中2019年设备规模占比约43%,主要是由于汽车行业持续推进整车与零部件成本的降低,与其他快速推进大规模定制化的产业(航空航天、医疗等)相比,增材制造对于汽车行业的用户来说所带来的效益提升偏长期,生产需要规模化后才能逐渐提升效益。


3D打印应用示例

航空航天工业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确定性高。航空航天是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者,行业对增材制造接受程度高,已经具备较大的产业规模,目前正在从原型设计往直接制造发展。据Wohlers对全球82家服务提供商和28家系统制造商统计数据显示,零部件直接制造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提升。作为传统锻造技术的有力补充,金属3D打印存在替代潜力,传统锻造技术难以做到飞机结构件一体化制造、重大装备大型锻件制造、难加工材料及零件的成型、高端零部件的修复等,3D打印可以有效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非常契合航空航天产业的需求。



3D打印技术满足了医疗制品定制化、精准化需求,具有效率高和节约成本的优势。3D打印3D 打印技术具有的灵活性高、不限数量、节约成本等特点,能够非常好地满足医学领域个体化、精准化医疗的需求。设计即制造,以及全自动的生产方式非常契合定制化、高时效性的医疗行业需求。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3D打印技术分类

当前3D打印在植入物领域已有丰富案例,正向产业化应用转变,例如由3D打印的髋关节植入物已经超过10万个。骨科植入物是3D打印当前在医疗领域最成熟的应用,同时3D打印在手术规划模型、手术器械、牙科、正畸器械和康复器械等领域均有较大应用空间。根据3dpbm数据,2020年全球医疗领域3D打印市场规模为27.65亿美元,有望在2020至2025年间保持19.43%CAGR增长,在2025年达到67亿美元,其中2025年设备市场规模占比约为14%。


3D打印相关政策

欧美国家3D打印技术起步较早,在政策的扶持下,产业化进程较快。2012年,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宇航局、商务部等政府部门与企业、学校、非营利组织共同出资成立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根据2018年国会通过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要求,拟出台针对14大类的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其中包含“增材制造”。
在欧洲,欧盟委员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为3D打印项目提供资金,并在2004年组建了欧洲3D打印技术平台,该平台已经制定了包括欧盟3D打印技术路线图、产业路线图和校准路线图等多项3D打印发展计划方针。德国Fraunhofer增材制造联盟是较为著名的3D打印联盟之一,由10个著名研究所组成,配备了数千万欧元的资金用于基础研究,为初入3D打印行业的企业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英国早在2007年推出了促进3D打印发展的政策,政府计划在2007-2016年期间,投入9500万英镑的公共和私人基金用于3D打印合作研发项目。此外,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


3D技术 医疗器械 汽车 医疗服务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3D打印: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及中游设备分析

3D打印:3D打印的定义简析

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3D打印应用

橡胶:橡胶制品相关企业近日获数千万A+轮融资

餐饮:餐饮供应链走向标准化

房地产:房地产税立法稳妥推进

有色金属:锂电铜箔行业竞争现状

音乐:在线音乐龙头企业将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在线音乐行业现状解析

通信:运营商产业数字化转型情况简析

物流:30亿!又一家“车领域全产业链物流服务提供商”获30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3D打印:产业链下游应用解读
2021-11-25

经过30多年的发展,3D打印行业已经形成一条比较完成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各类原材料、中游的3D打印设备及服务,及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等众多下游应用领域。


3D打印应用市场空间

起初,3D打印问世时设计的桌面级打印机主要服务于消费领域,规模较小,增速较慢。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设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并逐步向建筑、服装、食品等领域扩展,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性化产品的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


当前3D打印在植入物领域已有丰富案例,正向产业化应用转变,例如由3D打印的髋关节植入物已经超过10万个。骨科植入物是3D打印当前在医疗领域最成熟的应用,同时3D打印在手术规划模型、手术器械、牙科、正畸器械和康复器械等领域均有较大应用空间。根据3dpbm数据,2020年全球医疗领域3D打印市场规模为27.65亿美元,有望在2020至2025年间保持19.43%CAGR增长,在2025年达到67亿美元,其中2025年设备市场规模占比约为14%。


全球汽车增材制造市场需求有望在2029年达到90亿美元,设备规模占比约43%。根据3dpbm统计数据,汽车增材制造市场规模在2019年约为13.90亿美元,在后续有望保持20.64%CAGR直到2029年达到90亿美元。其中2019年设备规模占比约43%,主要是由于汽车行业持续推进整车与零部件成本的降低,与其他快速推进大规模定制化的产业(航空航天、医疗等)相比,增材制造对于汽车行业的用户来说所带来的效益提升偏长期,生产需要规模化后才能逐渐提升效益。


3D打印应用示例

航空航天工业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确定性高。航空航天是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者,行业对增材制造接受程度高,已经具备较大的产业规模,目前正在从原型设计往直接制造发展。据Wohlers对全球82家服务提供商和28家系统制造商统计数据显示,零部件直接制造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提升。作为传统锻造技术的有力补充,金属3D打印存在替代潜力,传统锻造技术难以做到飞机结构件一体化制造、重大装备大型锻件制造、难加工材料及零件的成型、高端零部件的修复等,3D打印可以有效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非常契合航空航天产业的需求。



3D打印技术满足了医疗制品定制化、精准化需求,具有效率高和节约成本的优势。3D打印3D 打印技术具有的灵活性高、不限数量、节约成本等特点,能够非常好地满足医学领域个体化、精准化医疗的需求。设计即制造,以及全自动的生产方式非常契合定制化、高时效性的医疗行业需求。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3D打印技术分类

当前3D打印在植入物领域已有丰富案例,正向产业化应用转变,例如由3D打印的髋关节植入物已经超过10万个。骨科植入物是3D打印当前在医疗领域最成熟的应用,同时3D打印在手术规划模型、手术器械、牙科、正畸器械和康复器械等领域均有较大应用空间。根据3dpbm数据,2020年全球医疗领域3D打印市场规模为27.65亿美元,有望在2020至2025年间保持19.43%CAGR增长,在2025年达到67亿美元,其中2025年设备市场规模占比约为14%。


3D打印相关政策

欧美国家3D打印技术起步较早,在政策的扶持下,产业化进程较快。2012年,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宇航局、商务部等政府部门与企业、学校、非营利组织共同出资成立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根据2018年国会通过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要求,拟出台针对14大类的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其中包含“增材制造”。
在欧洲,欧盟委员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为3D打印项目提供资金,并在2004年组建了欧洲3D打印技术平台,该平台已经制定了包括欧盟3D打印技术路线图、产业路线图和校准路线图等多项3D打印发展计划方针。德国Fraunhofer增材制造联盟是较为著名的3D打印联盟之一,由10个著名研究所组成,配备了数千万欧元的资金用于基础研究,为初入3D打印行业的企业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英国早在2007年推出了促进3D打印发展的政策,政府计划在2007-2016年期间,投入9500万英镑的公共和私人基金用于3D打印合作研发项目。此外,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


3D技术 医疗器械 汽车 医疗服务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