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胶和显影是光刻前后的重要步骤,设备以不同工艺所用的光刻胶、关键尺寸等方面的差异来分类。


光刻涂胶工艺
无论在晶圆制造前道工艺还是封装测试后道工艺,都需要涂胶显影设备。半导体设备按半导体加工过程主要分为前道工艺(Front-End,即晶圆制造)设备和后道工艺(Back-End,即封装测试)设备两大类。涂胶/显影机在前道工艺中是光刻工艺重要环节的设备,在后道工艺中主要应用封装技术的涂胶、显影等工序。后道先进封装使用晶体管的前道制造方式,制作后道连接电路,故先进封装的工艺流程与前道相似,所需设备类别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尺寸与精度上同前道有区别,使用圆片级封装时,涂胶显影设备所需尺寸与前道相同,主要为8/12寸涂胶显影设备。


涂胶和显影是光刻前后的重要步骤,设备以不同工艺所用的光刻胶、关键尺寸等方面的差异来分类。


光刻胶是半导体,面板,PCB等领域加工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光刻胶是由树脂,感光剂,溶剂,光引发剂等组成的混合液态感光材料。光刻胶应用的原理是利用光化学反应,经光刻工艺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转移到加工衬底上,来达到在晶圆上刻蚀出所需的图形或抗离子注入的目的。
从光刻胶的发展历程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光刻技术经历了紫外全谱(300-340nm),G线(436nm),I线(365nm),深紫外(DeepUltraviolet,DUV,248nm和193nm),以及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极紫外(EUV,13.5nm)光刻等阶段,相应地,各曝光波长的光刻胶组分(成膜树脂、感光剂和添加剂等)也随之变化。


根据反应机理和显影原理,可以将光刻胶分为正性光刻胶和负性光刻胶。正性光刻胶形成的图形与掩膜版(光罩)相同,负性光刻胶显影时形成的图形与掩膜版相反。根据感光树脂的化学结构,光刻胶可分为光聚合型,光分解型和光交联型。根据应用领域,光刻胶可以分为PCB光刻胶、面板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


光刻胶市场规模
全球及中国光刻胶市场增长迅速,发展空间广阔。据Reportlinker统计,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将增至123亿美元,2019-2026年CAGR为6%。
日本厂商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整体市场来看,日本企业在光刻胶市场占据七成以上份额,其中JSR株式会社实现了光刻胶产品全覆盖,是全球光刻胶龙头厂商。其他主要厂商包括日本的东京应化、富士电子、信越化学和住友化学,美国的陶氏化学和韩国的东进世美肯等。
照所处工艺环节的不同,可分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和后道涂胶显影设备,根据VLSI数据,全球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市场规模2020年为19.06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上升至24.76亿美元;全球后道涂胶显影设备市场规模相对较小,2020年为0.81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上升至1.08亿美元。全球涂胶显影设备以前道为主,2020年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市场规模占比95.9%。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