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汽车加速电动化,充电桩站在风口

2022-03-08

充电桩: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维持电动汽车运行的能源补给设施。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保有量迅速增长,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不断增大。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动汽车充电问题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推广发展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加快电动车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

早期充电桩市场由国家主导,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和普天新能源,同时比亚迪为自身生态建设入局较早。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行业开启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2016年后由于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同时企业差距逐渐拉大。截至2019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51.6万台。2020年初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使用与运行大数据的主要采集节点。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在交通出行、社会能源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也将有赖于充电桩大数据的支持。充电桩是唯一一个面向个人用户,直接2C的流量入口,作为售电终端直接通过售电来赚取收益。城市充电站将是未来电力市场最活跃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未来每一个充电桩、充电站都是一个微型的售电商,它们根据地理位置、时段、供电资源乃至电网阻塞情况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价格,借助信息技术在电力市场中提供需求响应、备用、调峰、调频等服务,赚取收益。


电动车充电桩需求提升也将带动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必将推动充电桩需求的提升,且随着应用场景的优化,快充将成必然需求,带动充电桩功率提升。而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是充电桩电源模块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充电桩数量和功率的提升,相应的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在2015年至2020年总体呈增长趋势,由2015年的12.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5.3亿元,CAGR达到39.2%。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同比增长56.4%,其中直流充电桩47.0万台,同比增长52.1%。碳化硅主要应用于直流充电桩中,其高功率能够提升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有望实现加速渗透。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和公安部统计数据,初步计算我国车桩比从2016年的4.27下降到了2021年的3.00。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引和工信部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车桩比应在2:1到3:1之间,到2030年接近1:1的合理值。新能源汽车作为运输工具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与之相匹配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充电桩也将随之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带动碳化硅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补贴政策及配套需求,共同推进充电桩行业扩张,进而促进铜合金接口需求的增长。在电动车高景气的背景下,市场对配套充电桩需求大幅增加;叠加各国对充电桩建设补贴政策的积极推动,充电桩行业迅速扩张。根据IEA基于各国最新政策(Stated Policies Scenario)及可持续发展方案(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两种情形,到2025年,全球充电桩预计保有量将分别达到4580/6500万个;到2030年,全球充电桩预计保有量将分别达到12090/21520万个。


回顾过去两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设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新基建”,成为七大产业之一。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提升充换电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望再度成为2022年全国两会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建议下载收藏本文章,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

新能源车

相关推荐

化妆品:新渠道/新营销,22年红利有望延续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陆续上车,市场空间弹性显著

风电:平价时代陆风竞争力凸显,降价有望支撑海风招标水平

房地产:土地市场遇冷,房企销售承压

激光:先进加工利器,助力“中国智造”

电池回收:电池回收步入高成长,行业向大型化、规范化发展

速冻食品:速冻食品行业景气度高,速冻品行业市场条件日趋成熟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龙头受益于国产化加速

茶叶:峨眉23万亩春茶开采!茶农抢抓新春第一桶“金”

咖啡:历经变迁终迎花开,观咖啡市场风起云涌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充电桩:汽车加速电动化,充电桩站在风口
2022-03-08

充电桩: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维持电动汽车运行的能源补给设施。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保有量迅速增长,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不断增大。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动汽车充电问题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推广发展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加快电动车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

早期充电桩市场由国家主导,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和普天新能源,同时比亚迪为自身生态建设入局较早。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行业开启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2016年后由于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同时企业差距逐渐拉大。截至2019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51.6万台。2020年初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使用与运行大数据的主要采集节点。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在交通出行、社会能源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也将有赖于充电桩大数据的支持。充电桩是唯一一个面向个人用户,直接2C的流量入口,作为售电终端直接通过售电来赚取收益。城市充电站将是未来电力市场最活跃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未来每一个充电桩、充电站都是一个微型的售电商,它们根据地理位置、时段、供电资源乃至电网阻塞情况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价格,借助信息技术在电力市场中提供需求响应、备用、调峰、调频等服务,赚取收益。


电动车充电桩需求提升也将带动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必将推动充电桩需求的提升,且随着应用场景的优化,快充将成必然需求,带动充电桩功率提升。而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是充电桩电源模块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充电桩数量和功率的提升,相应的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在2015年至2020年总体呈增长趋势,由2015年的12.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5.3亿元,CAGR达到39.2%。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同比增长56.4%,其中直流充电桩47.0万台,同比增长52.1%。碳化硅主要应用于直流充电桩中,其高功率能够提升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有望实现加速渗透。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和公安部统计数据,初步计算我国车桩比从2016年的4.27下降到了2021年的3.00。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引和工信部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车桩比应在2:1到3:1之间,到2030年接近1:1的合理值。新能源汽车作为运输工具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与之相匹配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充电桩也将随之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带动碳化硅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补贴政策及配套需求,共同推进充电桩行业扩张,进而促进铜合金接口需求的增长。在电动车高景气的背景下,市场对配套充电桩需求大幅增加;叠加各国对充电桩建设补贴政策的积极推动,充电桩行业迅速扩张。根据IEA基于各国最新政策(Stated Policies Scenario)及可持续发展方案(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两种情形,到2025年,全球充电桩预计保有量将分别达到4580/6500万个;到2030年,全球充电桩预计保有量将分别达到12090/21520万个。


回顾过去两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设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新基建”,成为七大产业之一。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提升充换电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望再度成为2022年全国两会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建议下载收藏本文章,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

新能源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