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构建车与路的交互网络

2022-03-24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的概念引申自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NSS)、车载雷达、传感器等,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车联网将汽车进化为另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未来智能互联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都在逐渐联网化,目前手机已成为人们出行携带的一个智能终端,汽车过去仅作为一项出行工具使用。而车联网的应用可以将汽车进化为另一个智能终端,提供包括导航、娱乐、通讯、移动金融服务等功能应用,赋能汽车。
目前已进入车联网发展第三阶段。汽车联网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9年开始,2G\3G和4G的应用,解决了汽车“通”的问题,能看到汽车的状态。
第二个阶段自2016年开始至2020年,大数据分析开始应用,保险行业或者其他金融行业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对车主的分析判断。
第三阶段是2020年至2022年,5G的发展以及V2X的推出使得车和其他系统的对接成为可能,车联网具备更多更丰富的功能。
第四阶段则可以拥有智能化的计算和判断,实现高级/完全自动驾驶,实现智能驾驶远程连接系统。

全球车联网规模快速增长。在整体车联网大趋势下,车联网渗透率快速上升,根据IHS预测,2022年全球联网汽车保有量渗透率达到24%。渗透率提升推动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快速上升,预计到2022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629亿美元,同比增速维持13.92%以上,中国车联网市场则增长速度更高到2022年增速为23.83%。

车载通信模组又可分为数传模组与智能模组,在智能车内均有应用场景。传统数传模组主要用于无线通信,主要结构为芯片设计,并主要分为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车载智能模组不仅具备数传模组的无线通信功能,且能够支持4G/5G广域网接入。智能模组芯片为SoC芯片,整合了高边缘计算能力的CPU/GPU,其与数传模组最大不同在于,智能模组自带操作系统与算法能力。智能网联车市场增长可观,模组受益迎来快速发展期。根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汽车出货量约达到7,620万辆,同时2024年全球出货的新车中超过71%将搭载智能网联系统,2020年-2024年CAGR 14.5%。车联网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但随着配套的5G、V2X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车联网应用首先要实现车载设备和传感器的联网通信,感知和连接的发展是第一步,任何终端都需要模组,因此车载模组是发展过程中率先受益环节。

根据华为商业咨询,全面的无线连接可以将诸如导航系统等附加服务集成到车辆中,以支持车辆控制系统与云端系统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减少人为干预,从而进入车联网时代,端到端价值链由部件服务商到服务提供商交互传导,5G在其中主要影响连接,即V2X/远程信息处理,基础设施/设备销售以及增值服务,国内主要厂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主,国外则以沃达丰、NTT、AT&T等为主;运营商在车联网中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B2B及B2C两种,首先自建基础设施如网络、云平台、数据中心等,然后逐步向上传导,利用自身网络优势,在各个环节进行增值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
C-V2X技术标准正式登上国际舞台: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1月18日,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投票决定将5.9GHz频段(5.850-5.925GHz)划拨给Wi-Fi和C-V2X使用,其中30MHz带宽(5.895-5.925GHz)分配给C-V2X,这标志着美国正式宣布放弃DSRC(IEEE 802.11p)并转向C-V2X。美国转向之后,意味着由我国主推的C-V2X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行业事实标准。C-V2X产业链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设备、整车、智能道路、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环节,其中的参与方包括芯片厂商、设备厂商、主机厂、方案商、电信运营商、交通运营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等。C-V2X 产业支撑方面包括科研院所、标准组织、投资机构及关联的技术产业。C-V2X 产业推进方面包括链接建立、能力增强和应用升级。
2020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在2025年实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同年,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出,要加快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C-V2X)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2021年,相关部门先后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旨在全面构建车联网服务、技术、产品等方面标准体系和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建议下载收藏本文章,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

物联网

相关推荐

氢能:低碳清洁新能源,双碳目标新助力

网约车:网约车崛起,出租车步入成熟期

黄金:疫情之后供需双振,黄金消费开启新一轮景气行情

新能源车:95号汽油进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将迎来进一步价格上涨

CRO:综合服务+产品赋能,市场热度持续提升

煤炭:供需趋于平衡,能源战略转型加速

燃料电池:以氢能为核心,加速迈向“碳中和”

口腔医疗服务:口腔医疗迎来黄金时代,消费升级催生蓝海市场

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换电模式迎高速发展,设备供应商优先受益

光伏:光伏产业布局长远,背板、分布式发电先后展开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车联网:构建车与路的交互网络
2022-03-24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的概念引申自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NSS)、车载雷达、传感器等,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车联网将汽车进化为另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未来智能互联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都在逐渐联网化,目前手机已成为人们出行携带的一个智能终端,汽车过去仅作为一项出行工具使用。而车联网的应用可以将汽车进化为另一个智能终端,提供包括导航、娱乐、通讯、移动金融服务等功能应用,赋能汽车。
目前已进入车联网发展第三阶段。汽车联网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9年开始,2G\3G和4G的应用,解决了汽车“通”的问题,能看到汽车的状态。
第二个阶段自2016年开始至2020年,大数据分析开始应用,保险行业或者其他金融行业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对车主的分析判断。
第三阶段是2020年至2022年,5G的发展以及V2X的推出使得车和其他系统的对接成为可能,车联网具备更多更丰富的功能。
第四阶段则可以拥有智能化的计算和判断,实现高级/完全自动驾驶,实现智能驾驶远程连接系统。

全球车联网规模快速增长。在整体车联网大趋势下,车联网渗透率快速上升,根据IHS预测,2022年全球联网汽车保有量渗透率达到24%。渗透率提升推动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快速上升,预计到2022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629亿美元,同比增速维持13.92%以上,中国车联网市场则增长速度更高到2022年增速为23.83%。

车载通信模组又可分为数传模组与智能模组,在智能车内均有应用场景。传统数传模组主要用于无线通信,主要结构为芯片设计,并主要分为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车载智能模组不仅具备数传模组的无线通信功能,且能够支持4G/5G广域网接入。智能模组芯片为SoC芯片,整合了高边缘计算能力的CPU/GPU,其与数传模组最大不同在于,智能模组自带操作系统与算法能力。智能网联车市场增长可观,模组受益迎来快速发展期。根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汽车出货量约达到7,620万辆,同时2024年全球出货的新车中超过71%将搭载智能网联系统,2020年-2024年CAGR 14.5%。车联网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但随着配套的5G、V2X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车联网应用首先要实现车载设备和传感器的联网通信,感知和连接的发展是第一步,任何终端都需要模组,因此车载模组是发展过程中率先受益环节。

根据华为商业咨询,全面的无线连接可以将诸如导航系统等附加服务集成到车辆中,以支持车辆控制系统与云端系统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减少人为干预,从而进入车联网时代,端到端价值链由部件服务商到服务提供商交互传导,5G在其中主要影响连接,即V2X/远程信息处理,基础设施/设备销售以及增值服务,国内主要厂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主,国外则以沃达丰、NTT、AT&T等为主;运营商在车联网中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B2B及B2C两种,首先自建基础设施如网络、云平台、数据中心等,然后逐步向上传导,利用自身网络优势,在各个环节进行增值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
C-V2X技术标准正式登上国际舞台: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1月18日,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投票决定将5.9GHz频段(5.850-5.925GHz)划拨给Wi-Fi和C-V2X使用,其中30MHz带宽(5.895-5.925GHz)分配给C-V2X,这标志着美国正式宣布放弃DSRC(IEEE 802.11p)并转向C-V2X。美国转向之后,意味着由我国主推的C-V2X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行业事实标准。C-V2X产业链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设备、整车、智能道路、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环节,其中的参与方包括芯片厂商、设备厂商、主机厂、方案商、电信运营商、交通运营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等。C-V2X 产业支撑方面包括科研院所、标准组织、投资机构及关联的技术产业。C-V2X 产业推进方面包括链接建立、能力增强和应用升级。
2020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在2025年实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同年,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出,要加快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C-V2X)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2021年,相关部门先后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旨在全面构建车联网服务、技术、产品等方面标准体系和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建议下载收藏本文章,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

物联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