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2023年全线投产供应量将近400亿立方米/年

2019-12-03
12月2日,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业内人士表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是中俄在能源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于将俄罗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将进一步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使中国天然气进口资源更趋多元化,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终点是上海市,途经9个省(区、市),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2015年6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方项目开始建设。2019年10月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至长岭段全线贯通,线路全长1067公里,实现了与哈沈、秦沈等在役天然气管网的联通。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项目部经理罗志立介绍,正式供气后,首期每年50亿立方米,初步计划2023年全线投产后,每年供应量为380亿立方米。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天然气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达到2833亿方,同比增长18.3%;产量1610亿方,仅增长了9.24%,远落后于需求增速,需要更多的依赖进口;天然气进口1257亿方(PNG  509亿方、LNG  748亿方),同比增长31.54%;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达到43.16%,较上年增长4.74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9月,我国天然气需求2240亿方,同比增长9.94%,依旧保持近乎两位数的增长;对外依存度43.0%,继续维持高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绿色经济列为能源发展的重点,此后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进一步强调能源转型升级方向。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先后下发《能源十三五规划》和《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8.3%-10%,为天然气需求高增长奠定政策基础。2017年开始,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煤改气”工程,2017年下半年,“2+26”城市规划推出,围绕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值链传递可简单概括如下:上游:陆上常规天然气大都进长输管道,成本0.6元/方左右。中游:长输管道企业已完成成本监审,按照企业税后8%净资产收益率确定管输价格。终端:(按照现行供气商有限保障体系排序)居民>非盈利性公福(学校、医院、养老院)>商业公福>不可中断工业用户>CNG加气站>热电厂>城市小工业>大工业>化肥>化工>调峰电厂>LNG液化工厂。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环保服务 石油燃气

相关推荐

“丢脸”现象频发须得到遏制,维权“护脸”需法律来设置底线

造船市场供过于求,陷入“寒冬”,智能化成未来新通道

郑州地铁实现全路线刷脸乘车,作为全国“首映”又一次领跑全国

ADAS+车联网:无人驾驶大势所趋,5G 催化下有望加速

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之中,政策为万亿市场保驾护航

中国首口商业开发页岩气井累计产量破亿,跻身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田

联发科5G芯片价格直线上升,已卖出70美元天价!

国家加大生态环境监测力度,拐点已至,检测大时代来临

专项研究工控安全领域,全面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汽、柴油上调0.04元/升,零售限价“三连涨”窗口将于今日24时开启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2023年全线投产供应量将近400亿立方米/年
2019-12-03
12月2日,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业内人士表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是中俄在能源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于将俄罗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将进一步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使中国天然气进口资源更趋多元化,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终点是上海市,途经9个省(区、市),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2015年6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方项目开始建设。2019年10月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至长岭段全线贯通,线路全长1067公里,实现了与哈沈、秦沈等在役天然气管网的联通。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项目部经理罗志立介绍,正式供气后,首期每年50亿立方米,初步计划2023年全线投产后,每年供应量为380亿立方米。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天然气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达到2833亿方,同比增长18.3%;产量1610亿方,仅增长了9.24%,远落后于需求增速,需要更多的依赖进口;天然气进口1257亿方(PNG  509亿方、LNG  748亿方),同比增长31.54%;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达到43.16%,较上年增长4.74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9月,我国天然气需求2240亿方,同比增长9.94%,依旧保持近乎两位数的增长;对外依存度43.0%,继续维持高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绿色经济列为能源发展的重点,此后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进一步强调能源转型升级方向。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先后下发《能源十三五规划》和《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8.3%-10%,为天然气需求高增长奠定政策基础。2017年开始,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煤改气”工程,2017年下半年,“2+26”城市规划推出,围绕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值链传递可简单概括如下:上游:陆上常规天然气大都进长输管道,成本0.6元/方左右。中游:长输管道企业已完成成本监审,按照企业税后8%净资产收益率确定管输价格。终端:(按照现行供气商有限保障体系排序)居民>非盈利性公福(学校、医院、养老院)>商业公福>不可中断工业用户>CNG加气站>热电厂>城市小工业>大工业>化肥>化工>调峰电厂>LNG液化工厂。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环保服务 石油燃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