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我国非洲猪瘟病毒科研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科学家团队成功分离国内生猪生产中发现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采用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颗粒的三维结构,为防治非洲猪瘟的新型疫苗开发创造条件。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猪瘟爆发以来,农业部连发多项文件,要求坚决关闭不符合设定条件的生猪屠宰企业,压缩落后产能,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鼓励优势屠宰企业整合产业链,加快推进生猪屠宰清理整顿和标准化创建,这或意味着屠宰监管政策继续加码,中小屠宰场环保、检疫成本大幅提升,私屠滥宰得到较好整治,龙头规模效应的优势将得到更好的体现,有望推动行业集中度中长期加速提升。在猪源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大幅提升,预计领先屠宰企业屠宰量或出现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但集中度仍有望加速提升。


2019年5月24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下一步,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尽快完成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农业部第一时间启动二级应急响应,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并暂停高风险区域的生猪进出。此后,国家多部委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以控制疫情扩散。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请至网站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