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垃圾的60%为厨余垃圾,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这些厨余垃圾该如何处理?青岛市城阳区正探索就近就地堆肥处理,把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12月26日上午,“源头分类牵银发、资源利用美家园”城阳区百姓乐园有机堆肥点正式启用。该活动由城阳区老干部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壹起分”社区环境服务中心、区老年大学共同举办的。这是青岛第一个由老年大学牵头举办的有机堆肥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城阳区百姓乐园的绿草坪上,放置了三个贴着“菜果果减垃圾、堆肥箱、变沃土”展牌的原木箱。城阳区老年大学的志愿者们,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和松针、落叶等混合在一起,加入菌种,再按照现场专家指导一层层放入堆肥箱。据壹起分社区计划山东支持中心主任徐进介绍,经过两个月的高温发酵、腐熟和科学管理,厨余垃圾可以减量70%,全部无害化且不会散发异味,最终30%成为腐殖质和有机肥。这是欧盟等发达国家优先推荐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方法。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从2015年看向2019年,餐厨行业格局发生了三大变革。入行企业数量增多,且背景更为多元。目前共有30多家企业从事餐厨垃圾处理,除了提供方案的科技型企业,还包括垃圾焚烧企业、综合环境服务商、设备制造商等。科技型企业陆续退场,目前市占率靠前的大多为垃圾焚烧龙头运营商,包括光大国际、首创、中国环保、上海环境、伟明环保等。总产能扩增下,行业集中度有所降低,目前排名前八企业拥有33%市场份额。


为实现疏堵结合,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理的长效机制,2010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启动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试点。《“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指出,“到‘十三五’末,力争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44万吨/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厨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其中,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83.5亿元。2018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旨在全面建立覆盖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卫生填埋和焚烧,但是其各自的缺点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基本没有成熟项目的应用;目前较为成熟且在国外有成功应用经验的餐厨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好氧堆肥、饲料化处理、厌氧发酵、以及生化处理,在其他三种处理工艺受制于末端资源化产品出路的情况下,厌氧发酵的产品(甲烷)销路较好。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