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1月1日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人民银行称,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回顾2019年货币政策,央行进行了三次全面降准和两次定向降准,共释放资金1,2万亿元,政策上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19年前三季度,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比年初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宽信用获得了一定效果。


“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新框架实施,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县域。2019年5月15日开始,央行将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并档。服务县域农商行的标准是: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上年末资产规模小于100亿的农商行。准备金新框架下“两优”有适用条件,不能并享。前两档的银行因为不满足服务县域,所以不能享受“服务县域的银行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标准的,可降准1%”的优惠条件。第三档银行作为普惠金融机构,已经享受了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因此不再享受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优惠。


2018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各主要国家经济中低速运行,中美贸易争端一直持续至今,为降低实体经济负担,赋能经济增长,2018年年初至2019年前三季度,央行合计多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维持经济平稳增长。2019年9月16日,央行再次降准,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本次降准实施后,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降低至13%,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至11%。11月5日,央行开展MLF操作4000亿元,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MLF中标利率下降有望引导以LPR为定价参照的贷款实际利率的下行,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