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被国家药监局点名的“械字号面膜”已在部分电商平台被屏蔽,但是依然有部分线上平台和线下医美机构使用“械字号面膜”作为宣传文案。国家药监局近日已明确表示,不存在“械字号面膜”概念。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械字号面膜”在法律层面不被允许,所以,各大企业在宣传相关产品时,使用“械字号面膜”等词语,误导了消费者,属于违规行为。
京商报记者搜索电商平台时发现,词语“械字号面膜”已经被淘宝平台屏蔽,但是部分电商平台如聚美优品、小红书等搜索“械字号面膜”依然有产品显示,敷尔佳、仁和等医用敷料品牌依然在以“械字号面膜”作为宣传语。此外,在电商平台搜索“械字号”可以发现,大部分医用敷料的介绍文案中依然会使用“械字号面膜”作为介绍文案,还有品牌会在介绍文案中呈现“美容敷料”的字样。不过,目前,已有部分医用敷料的品牌在淘宝平台补充了特别声明。如敷益清、敷尔佳等在产品介绍下方称“本店关于产品宣传,按照新广告法规定不得采取夸大虚假宣传,已对在售产品广告宣传文字进行排查,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提示。”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从面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90年代现代面膜被国外品牌发明并逐渐向我国渗透,彼时面膜被认为是特殊的化妆品类别,并未被广大消费者熟知,1997年国产品牌“可采”成立,并逐渐探索成为国内第一个生产面膜的品牌,多年居于屈臣氏面膜销售冠军的位置。“可采”的诞生和发展为国产面膜行业开创先河,而“美即”则把行业带向另一个爆发的时代。2003年“美即”品牌成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结合面膜特点,创造性地推出单片售卖模式,降低消费者试错成本,推动面膜“大众快消化”的定位,消费者可自行组合各种功能的产品,提高了购买频次。
我国大众护肤市场约占整体护肤市场规模的69%,而大众面膜市场约占整体面膜市场的86%。大众面膜消费频次高,而消费者的忠诚度不太高,再加上技术门槛较低,OEM 代工可快速实现量产,因此蕴含了非常多出现爆款的机会。品牌商的策略往往也是通过持续推出新品,打造爆点和话题度,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我国面膜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成为全球最大面膜市场。2012-2017年中国面膜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8%,高于化妆品整体超7pct,2017年突破207亿元。预计随着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美丽经济的普及,电商渠道增强购买便利性,微商培养面膜使用习惯,对标日韩,预期中国面膜使用频次和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内,我国面膜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仍将保持约为15%的增速。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