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疫规划调整公布:接种疫苗种类升级,肺炎、HPV疫苗“落榜”

2020-01-07

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迎来新一轮动态调整。记者1月6日从权威信源处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国家免疫规划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将于近期公开发布。此次调整涉及脊髓灰质炎疫苗(下称“脊灰疫苗”)、含麻疹疫苗接种程序变更。调整后,国家免疫规划可预防疾病的种类未增加,肺炎球菌疫苗、HPV疫苗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二类疫苗,均未在此轮调整中进入国家免疫规划。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人们熟知的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发文,通知各地调整国家免疫规划中脊灰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免疫程序。此次调整后脊灰疫苗接种次数仍为4次,但接种疫苗种类有所升级。脊髓灰质炎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脊灰病毒有三种血清型,分别称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目前广泛使用的脊灰疫苗包括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三价脊灰灭活疫苗(IPV)。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从疫苗相关技术发展过程看,一代技术的跨越需要30-40年左右的时间,一代技术从逐渐成熟到疫苗上市使用或产品/技术的再次升级需要10-15年。下一代的疫苗技术主要集中在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反向疫苗学技术。对于现有的多联多价进口疫苗,相关技术到2020年已历时40年发展相当成熟,我国民营企业涉足疫苗行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在2005-2006年开始立项多糖结合或多联疫苗的研发,通过技术引进及十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工艺摸索,目前已经达到相对成熟水平,后续将处于一个成本持续下降的通道。




为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开始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逐渐重视疫苗行业,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2017年12月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8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直到2019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国家首次颁布疫苗管理独立法,也是全球首部疫苗管理综合性法律,推进中国疫苗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中检院披露,2018年共批签发疫苗5.39亿瓶,其中一类苗批签发量为3.31亿人份,数量占比61%,但产值仅占13%,76%以上数量的一类苗由国有企业供应;而二类苗虽然批签发量占比仅39%,但产值占比高达87%,主要由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供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披露,2018年中国大陆疫苗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其中一类苗35亿元、二类苗241亿元,二类苗在国内疫苗市场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国内新型疫苗不断上市放量,有望迎来新一轮扩容期,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65亿元。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疫苗

相关推荐

跨境电商迎来大动作!全球母婴齐聚渝欧欲打开线下市场

高端医用敷料市场需求扩充,产业全链似迎机遇!

官宣不存在:线上屏蔽“械字号面膜”,线下消费应慎重

1964年以来首款创新药上市,高钾血症56年的空白期得到填补

我国自主研发全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长寿命与5G、AI齐头并进

新型抗癌疗法可减少2/3肿瘤重量和体积,还能进一步促进抗癌药物吸收

银联微信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聚合支付或将遭遇灾难性打击

国家级化妆品检测中心正式落户,假冒伪劣产品“外衣”无处遁形

新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气泡,可将原本寿命翻倍增长到200年

追溯动漫产业发展,从低幼系列到神话题材,实现成功突围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国家免疫规划调整公布:接种疫苗种类升级,肺炎、HPV疫苗“落榜”
2020-01-07

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迎来新一轮动态调整。记者1月6日从权威信源处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国家免疫规划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将于近期公开发布。此次调整涉及脊髓灰质炎疫苗(下称“脊灰疫苗”)、含麻疹疫苗接种程序变更。调整后,国家免疫规划可预防疾病的种类未增加,肺炎球菌疫苗、HPV疫苗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二类疫苗,均未在此轮调整中进入国家免疫规划。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人们熟知的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发文,通知各地调整国家免疫规划中脊灰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免疫程序。此次调整后脊灰疫苗接种次数仍为4次,但接种疫苗种类有所升级。脊髓灰质炎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脊灰病毒有三种血清型,分别称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目前广泛使用的脊灰疫苗包括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三价脊灰灭活疫苗(IPV)。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从疫苗相关技术发展过程看,一代技术的跨越需要30-40年左右的时间,一代技术从逐渐成熟到疫苗上市使用或产品/技术的再次升级需要10-15年。下一代的疫苗技术主要集中在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反向疫苗学技术。对于现有的多联多价进口疫苗,相关技术到2020年已历时40年发展相当成熟,我国民营企业涉足疫苗行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在2005-2006年开始立项多糖结合或多联疫苗的研发,通过技术引进及十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工艺摸索,目前已经达到相对成熟水平,后续将处于一个成本持续下降的通道。




为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开始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逐渐重视疫苗行业,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2017年12月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8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直到2019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国家首次颁布疫苗管理独立法,也是全球首部疫苗管理综合性法律,推进中国疫苗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中检院披露,2018年共批签发疫苗5.39亿瓶,其中一类苗批签发量为3.31亿人份,数量占比61%,但产值仅占13%,76%以上数量的一类苗由国有企业供应;而二类苗虽然批签发量占比仅39%,但产值占比高达87%,主要由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供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披露,2018年中国大陆疫苗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其中一类苗35亿元、二类苗241亿元,二类苗在国内疫苗市场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国内新型疫苗不断上市放量,有望迎来新一轮扩容期,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65亿元。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疫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