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7日电 春节将至,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牵动人心。如何惩治欠薪行为?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有哪些针对性举措?农民工证据不足或未签劳动合同怎么办?在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和司法部有关负责人逐一解答。


2020年5月1日起《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将施行。人社部副部长张义全指出,劳动报酬是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工资支付制度是劳动法律制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条例》突出工作重点,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拖欠工资的这个重点问题来设计制度规定。司法部立法三局局长王振江称,按照《条例》的规定,对违反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也就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向劳动者加付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起源于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力资源配置制度也从国家统包统配转向企业自主用人的市场化配置;1992年起,国家出台多项规范性法规,促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2001年起,伴随着国企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劳动和人事部门都进行了所属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此时出现一批覆盖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的民营和外资企业;2007年《就业促进法》出台,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人力资源市场”的概念,随后多个文件陆续出台鼓励和支持行业发展,行业开始横向整合和纵向扩张,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的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在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当中,都将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2007年在《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我国首次将“人才服务业”写入国家政策文件,随后相继出台了多个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17年人社部印发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针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三计划”和“三行动”,其中包括骨干企业培育计划,要求重点培育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是以人力资源服务的相关产品或服务、资本、知识和技术为纽带,以客户需求和市场资源为导向,以追求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增值为目标,形成的网络关联的链式组织,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与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服务。目前中国人服产业链已经涵盖中高端人才寻访、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外包、在线招聘、人力资源咨询、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多个细分市场,相对较为完整。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细分市场边界逐渐被打破,各大服务商日益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集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特点。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