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高压催化,污水处理借东风破浪前行

2020-01-13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据统计,201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355立方米,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家之一。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此外,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比为36.5%,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总量比例达到82.8%;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比63.5%,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7.2%。但总体上南北区域的用水量却基本相当,水资源的分布和使用不匹配的问题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从时间上看,受季风影响,我国境内降水夏秋多、冬春少,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一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现象较为常见。




按照水资源的质量,我国将水质划分为I类~劣V类6类。



水利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河流水质中I~III类水河长占比76.95%,劣V类水河长占9.8%,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湖泊水质不容乐观,在进行水质评价的118个湖泊中,全年总体水质为I~III类的湖泊仅有28个,占比23.7%,IV~V类湖泊69个,占比58.5%,劣V类湖泊21个,占比17.8%。其中,富营养湖泊占比高达78.6%;在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监测中,发现水质优良的比例仅为2.9%,较差和极差的比例一共为76%。总体上来看,我国整体水质较差,情况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总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从2012年的6131.2亿立方米变动为2016年的6040.2亿立方米。同时,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作为最主要的用水方式近5年的用水量在缓慢降低。而生活用水量则相反,近年来逐年递增,从2012年的739.7亿立方米持续增长至2016年的821.6亿立方米。



在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废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735.3亿吨,2006-2015年十年间我国废水排放量持续增长,但增长率已逐步放缓。在2015年的所有废水排放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9.5亿吨,占总排放量的27.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35.2亿吨,占总排放量的72.79%,城镇生活污水占比逐年升高,已经成为污水的主要来源。此外,2016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711.1亿吨,较2015年稍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污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污水处理,是指为了使生活或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水达到某一排放水质标准或重新利用而进行的对废水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行业的主要任务在于缓解我国的水污染问题,提高水质和水资源利用率。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存在使得污水处理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此外,最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作为环保行业中的重要内容,污水处理行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近几年发展态势较好。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2007年的7146万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1677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从62.87%增加到93.44%,污水处理厂座数也相应地从883座增加到2039座,10年翻了2.3倍,增长迅速。县城污水日处理能力也从2007年的725万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303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从23.38%增加至87.38%,污水处理厂座数也从322座增加到1513座。




近年来,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推出了很多支持性政策,这对环保行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是特别有利的。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水环境治理同样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很好地助力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推进市场化进程,2014年起财政部和发改委开始大规模推广PPP模式,从2014年至今,PPP经历了快速的扩张。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入库项目达到14220个,累计投资额17.8万亿元。PPP项目库的行业分布具有较高的集中性,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数量居前3位,分别为2561个、931个和481个,共占同口径全国总数的58.6%。污水处理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工程是PPP项目的主力方向,所以PPP作为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很好地被运用于污水处理相关项目中。


同时,政府也高度重视并鼓励在污水处理项目中实施PPP模式,这是由于PPP可以解决政府资金问题并带来效率提升。污水处理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依赖政府的财政收入,以EPC/BT/BOT的模式进行,这就使得政府资金负担重,同时由于治理技术有限,水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而PPP模式的出现可以将政府从资金链中解放出来,变成项目的提供方和监督方,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及长期合作,解决了政府的资金问题并帮助政府进行角色转换,有效提升水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因而在污水处理项目中采用PPP模式是极其有利的。



2017年是PPP进行政策规范的一年,各项规范政策密集出台,其中2017年11月出台的92号文和192号文影响最大。92号文要求各省在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PPP项目库的清理。根据财政部的统计,3月末,全国已累计清理管理库项目1160个,累计清减投资额1.2万亿元,3月份管理库项目数及投资额首次出现回落,分别净减171个和4567亿。192号文则对央企参与PPP的规模提出限制,设定了较严格的PPP业务规模上限。而同时,2017年11月30日,发改委发布《国家发改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通过前期扩广度、政策倾斜和提高融资力度以及后期降低政府方违约风险四大路径大力促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民营企业可以借此享受央企订单转移效应,对综合实力较强,具备运营PPP项目资金实力和经验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



而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处理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产生的污泥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据E20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湿污泥产生量达到4083万吨,2020年预计将攀升至5295万吨,而截至2016年,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仅为39.5%,2017年底污泥总体无害化处置率应该也不超过50%,距离‚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差距还很大。此外,截至2017年11月,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置已运营总规模在5.5万吨/日左右,距‚十三五‛规划9.75万吨/日的目标还有4.25万吨/日的较大提升空间。总之,在国家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以及目前‚重水轻泥‛带来的污泥处理能力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未来几年污泥处理市场潜力巨大。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水处理

相关推荐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成熟,储能风口将至

​网络文学开启付费浪潮,花式变现掀起蓝海市场

我国自主研发万吨级南昌舰入列,海军驱逐舰成功跨越第四代

吸入麻醉“贵族”平民化,新技术实现稀缺麻醉剂循环使用

全国首个“春运交通预报”系统上线,科技为春运团圆保驾护航

国内首家吨级量子点材料投产,年产值1.8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工信部:2020年新能源车补贴不会继续退坡,新能源汽车板块利好发展

国内首个酒店在线服务标准正式发布,遏制乱象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首条智慧地下电缆线路接入管控平台,高压电缆响应速度达”秒级”

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电话正式面向社会!用户线上线下均可办理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政策高压催化,污水处理借东风破浪前行
2020-01-13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据统计,201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355立方米,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家之一。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此外,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比为36.5%,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总量比例达到82.8%;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比63.5%,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7.2%。但总体上南北区域的用水量却基本相当,水资源的分布和使用不匹配的问题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从时间上看,受季风影响,我国境内降水夏秋多、冬春少,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一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现象较为常见。




按照水资源的质量,我国将水质划分为I类~劣V类6类。



水利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河流水质中I~III类水河长占比76.95%,劣V类水河长占9.8%,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湖泊水质不容乐观,在进行水质评价的118个湖泊中,全年总体水质为I~III类的湖泊仅有28个,占比23.7%,IV~V类湖泊69个,占比58.5%,劣V类湖泊21个,占比17.8%。其中,富营养湖泊占比高达78.6%;在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监测中,发现水质优良的比例仅为2.9%,较差和极差的比例一共为76%。总体上来看,我国整体水质较差,情况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总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从2012年的6131.2亿立方米变动为2016年的6040.2亿立方米。同时,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作为最主要的用水方式近5年的用水量在缓慢降低。而生活用水量则相反,近年来逐年递增,从2012年的739.7亿立方米持续增长至2016年的821.6亿立方米。



在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废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735.3亿吨,2006-2015年十年间我国废水排放量持续增长,但增长率已逐步放缓。在2015年的所有废水排放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9.5亿吨,占总排放量的27.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35.2亿吨,占总排放量的72.79%,城镇生活污水占比逐年升高,已经成为污水的主要来源。此外,2016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711.1亿吨,较2015年稍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污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污水处理,是指为了使生活或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水达到某一排放水质标准或重新利用而进行的对废水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行业的主要任务在于缓解我国的水污染问题,提高水质和水资源利用率。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存在使得污水处理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此外,最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作为环保行业中的重要内容,污水处理行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近几年发展态势较好。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2007年的7146万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1677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从62.87%增加到93.44%,污水处理厂座数也相应地从883座增加到2039座,10年翻了2.3倍,增长迅速。县城污水日处理能力也从2007年的725万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303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从23.38%增加至87.38%,污水处理厂座数也从322座增加到1513座。




近年来,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推出了很多支持性政策,这对环保行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是特别有利的。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水环境治理同样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很好地助力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推进市场化进程,2014年起财政部和发改委开始大规模推广PPP模式,从2014年至今,PPP经历了快速的扩张。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入库项目达到14220个,累计投资额17.8万亿元。PPP项目库的行业分布具有较高的集中性,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数量居前3位,分别为2561个、931个和481个,共占同口径全国总数的58.6%。污水处理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工程是PPP项目的主力方向,所以PPP作为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很好地被运用于污水处理相关项目中。


同时,政府也高度重视并鼓励在污水处理项目中实施PPP模式,这是由于PPP可以解决政府资金问题并带来效率提升。污水处理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依赖政府的财政收入,以EPC/BT/BOT的模式进行,这就使得政府资金负担重,同时由于治理技术有限,水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而PPP模式的出现可以将政府从资金链中解放出来,变成项目的提供方和监督方,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及长期合作,解决了政府的资金问题并帮助政府进行角色转换,有效提升水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因而在污水处理项目中采用PPP模式是极其有利的。



2017年是PPP进行政策规范的一年,各项规范政策密集出台,其中2017年11月出台的92号文和192号文影响最大。92号文要求各省在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PPP项目库的清理。根据财政部的统计,3月末,全国已累计清理管理库项目1160个,累计清减投资额1.2万亿元,3月份管理库项目数及投资额首次出现回落,分别净减171个和4567亿。192号文则对央企参与PPP的规模提出限制,设定了较严格的PPP业务规模上限。而同时,2017年11月30日,发改委发布《国家发改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通过前期扩广度、政策倾斜和提高融资力度以及后期降低政府方违约风险四大路径大力促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民营企业可以借此享受央企订单转移效应,对综合实力较强,具备运营PPP项目资金实力和经验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



而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处理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产生的污泥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据E20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湿污泥产生量达到4083万吨,2020年预计将攀升至5295万吨,而截至2016年,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仅为39.5%,2017年底污泥总体无害化处置率应该也不超过50%,距离‚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差距还很大。此外,截至2017年11月,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置已运营总规模在5.5万吨/日左右,距‚十三五‛规划9.75万吨/日的目标还有4.25万吨/日的较大提升空间。总之,在国家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以及目前‚重水轻泥‛带来的污泥处理能力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未来几年污泥处理市场潜力巨大。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水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