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仰大勇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长余辉水凝胶。这种新型水凝胶进入活体后能够长时间标记在肿瘤细胞上发出近红外光,让癌细胞“共享实时位置”,追踪癌细胞的转移途径,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利器。癌症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大天敌。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转移往往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和血管等途径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的过程。转移瘤一般尺寸微小、形态多样,随机分布在不同器官,导致癌症难以治愈。因此,发展监测肿瘤转移过程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肿瘤细胞的转移行为,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这种新型水凝胶由肿瘤特异靶向性的“长余辉纳米探针”和“海藻酸钠水凝胶”构成,通过表面修饰肿瘤特异性配体,能够靶向识别、持续标记不同肿瘤细胞,并让肿瘤细胞的转移活动形成一幅发光的“实时位置轨迹图”。乳腺癌小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型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副作用,不影响肿瘤的转移和侵袭,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克服干扰在小鼠的肿瘤部位持续释放发光标记探针,标记肿瘤细胞,实现肿瘤转移的无创、高选择性、无背景干扰成像示踪。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自40岁开始癌症发病率快速上升,至80岁达到高峰,中国城市居民0-85岁的累计癌症发生风险高达36%。其中,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快,需格外引起重视。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当前,城市地区男性最普遍的5种癌症依次为:肺和支气管癌症、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这些占到所有癌症病例的三分之二;女性中最普遍的5种癌症依次为:乳腺癌、肺和支气管癌、结直肠癌、胃癌及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快速上升,乳腺癌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5%。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筹资水平还较低,基金承受能力有限,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只能以保障疾病治疗为主,难以扩大到普遍性筛查项目。因此,我国大部分胃肠镜检查仍以表现出症状的门诊患者为主,检查费用一般不能通过医保报销。以胃癌为例,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仅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而筛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降低46%,早期病例诊疗费用较中晚期节省近70%,因此从癌症预防和节省医保经费的角度来说,长期继续推行早期癌症筛查势在必行。目前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的《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特别对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已经比较成熟的上消化道癌等重点癌症,制定统一规范的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并在癌症高发地区积极推广应用,切实提高癌症早诊率。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但这些传统的方法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能延缓幵不能阻止病情的収展。手术治疗只适用于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放疗与化疗能杀死大量的肿瘤细胞,但由于其特异性不足,大量的正常组织细胞也会被破坏,产生很强的副作用。靶向药物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耐药性问题,幵不能収挥长期抗肿瘤功效。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