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于2月11日至12日在日内瓦举行,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SoumyaSwaminathan)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斯瓦米纳坦在会上表示:“中期的首要任务是开发针对该疾病的疫苗和药物。目前已有四种疫苗处在开发阶段。首批或第二批疫苗很有可能将在3-4个月内进入人体试验。这是非常迅速的进展。”此前,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于11日表示,新冠病毒疫苗准备就绪需18个月。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http://www.hanghangcha.com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的症状尚缺乏足够临床资料,根据现有病例资料以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与普通感冒症状有差异。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自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持续督导防控工作,并在1月25日成立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2019年底武汉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立即派出国家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武汉,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同研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持续推动疫情防控落实工作,实时监控疫情发生情况,快速发布一系列防治技术指南。医保局、财政部先和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通知》,明确对确诊及疑似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或适当补助。1月27日,各省市政府积极响应,全面部署防控工作,启动疫情通报机制和发热门诊专属通道。各层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国范围内短时间内建立了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推进。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专家及科研团队分秒必争,快速推进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为病毒研究及疫苗、诊断、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初步判定,1月10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便正式对外界公布,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已成功分离我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发布了这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和电镜照片,也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重要权威信息。疫苗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临床主要还是以控制肺炎以及相关症状,防止进一步感染为主。疫苗是主动预防病毒的最好方法,其是切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如果可以研发出疫苗,就可能及时阻断病毒的爆发和流行。目前病毒毒株已被分离,具备了研发疫苗的基本材料,多个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研发,预计未来很快能够成功研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均表示正在进行相关疫苗的研发。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