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 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微博2月13日消息,日前,在新冠肺炎治疗方面传来重磅消息。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对部分康复者血浆的采集工作,开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备。经过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病毒灭活,抗病毒活性检测等,已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特免血浆。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http://www.hanghangcha.com
血制品在狭义上指血浆中的起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类。纵观血制品产业发展,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2015年前,价格受限,供不应求:2015年以前药品价格受到管控,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浆站资源的稀缺使得血制品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行业缓慢发展。2. 2015-2017年,量价齐升,行业高景气度:2015年药品价格市场化,血制品价格提升,渠道商向上游血制品企业大量进货,以提升库存,企业也有强烈的生产意愿,采浆量大幅提升,血制品量价齐升,行业高度繁荣。3. 2017-2019年,两票制使得企业进行战略调整:2017 年,两票制推出使得经销行为向头部集中,小经销商出清去库存,同时头部经销商积压较多库存,放缓了对上游的采购,企业由过去的坐销开始更多的布局渠道和学术推广。4. 2019年,库存合理化水平,行业有望稳健增长:根据应收账款周转率、批签发数据等的变化,我们判断行业的库存消化已接近完成。


血液制品是从血浆中7%的蛋白质分离提纯而成的物质,主要成分包括白蛋白(60%)、免疫球蛋白(15%)、凝血因子(4%)和其他蛋白成分(21%)。其中,免疫球蛋白一般可以分为肌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免),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静丙)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特免)。作为血液的替代品,血液制品有更长的保质期,适应症广泛,在某些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医疗急救等方面有着其它药品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部分血液制品不能通过重组方法制造,只能经由健康人体血浆提取。


根据测算,2018年血制品行业整体规模为335.69亿元,6年CAGR为15.53%,如剔除价格因素,仅考虑量的增长6年CAGR为12.30%。各品种的销量来讲,近6年增速最快的是人凝血因子VIIICAGR为28.63%,其次为凝血酶原复合物和人纤维蛋白原CAGR分别为20.95%和16.90%,白蛋白和静丙的6年CAGR为11.40%和13.73%,破免和狂免的6年CAGR为3.71%和14.49%。目前规模前几的品种为人血白蛋白205.11亿、静丙81.60亿、破免11.20亿、狂免15.27亿、人纤维蛋白原9.09亿。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