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由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和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机器人产业蓝皮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线上首发。该蓝皮书全方位剖析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产业区域、资本市场、人才、专利、创新发展等专题论述是该蓝皮书的一大特色。


蓝皮书中指出,国产工业机器人结构持续调整,逐渐走向成熟,国产工业机器人占比在3C电子制造、汽车制造、金属加工三大领域均有所提升;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国外存有差距,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应鼓励技术积累,政策向技术创新倾斜。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www.hanghangcha.com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四阶段,1)2000-2009年,产业萌动。中国汽车产业制造水平相对落后,3C电子开始承接第三次全球产能转移(日韩台到中国),自动化程度较低。2)2010-2012年,产业风起。以汽车、3C电子为代表的主要下游对自动化改造升级需求旺盛,通用产业市场逐步打开,市场出现跨越增长,年均复合增速63%,2012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万台。3)2013-2017年,高速发展。政策顶层设计传导,地方政府密集出台补贴政策,汽车、3C电子景气度高,长尾市场逐步迅速打开,终端用户使用机器人的意愿大幅提高,产业经历5年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43%。4)2018-今,回落调整。直接面向市场的补贴大幅减少,叠加汽车、3C电子固定资产投资放缓,需求低迷,产业回落调整,市场正在加速触底。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发布的《全球机器人2019-工业机器人》报告数据,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出货量42.2万台,比上年增长6%。年销售额达到165亿美元,创新纪录。预计2019年全球机器人销量保持相对稳定,2020年至2022年全球机器人出货量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工业机器人是一个信息输入、终端位移输出的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控制系统,类似于人体大脑,负责输入信息的处理及向驱动系统传输运动信息;动力系统,接收控制系统指令,驱动机器人机身、手臂及末端操作器等机械结构完成指定运动;机械结构系统,相当于人体的骨架,包囊各子系统,整体承载并实际完成作业。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