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第三方服务机构“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披露了过去一年内13家企业在京开展自动驾驶路测的情况,并总结了北京市基于中国特色国情发展自动驾驶而推出的多项创新,包括路测政策、路测标准、路测环境、路测服务等。而据了解,这是北京市继去年后发布的第二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


从测试主体的测试地域覆盖来看,规模化测试主体的覆盖范围更广泛;从技术路线来看,目前只有少数测试主体开展了网联功能测试;从测试意向来看,测试主体更倾向于在R3级的道路上开展测试。 部分测试主体在拿到T4牌照以后,开始进入更为复杂的R4级道路进行测试。报告中还提到,目前多数测试企业采用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 + 激光雷达方案,其中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主要起到感知和定位的作用。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及低线数传感器成本的逐渐下降,各企业对高线数激光雷达依赖度逐渐降低,开始向低成本、可量产、可落地的方向发展。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根据测算,L2、L3级智能驾驶普及机遇下,19-25年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市场增速分别为36.65%、38.3%、33.85%。对于激光雷达,造价虽高但L3级智能驾驶车型将逐渐配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5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为1.09亿元,到2021年有望达到6.13亿元,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3.3%。


激光雷达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竞争,目前,全球激光雷达核心元器件有激光器(如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等)、扫描器(如扫描镜、旋转电机等)、光电探测器(如硅光电倍增管、雪崩光电二极管、CCD/CIS等)及接收器IC(如放大器、模数转换器、FPGA等)、位置和导航系统(GPS、IMU)。其中,领先的元器件供应商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


激光雷达波长更短,水平分辨率能够控制在0.1°以内,且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距离更远,因此与毫米波雷达等其他传感器相比,能够提供更精确和稳定的定位导航。工作时,发射器发出脉冲激光,这束激光遇到物体后,会发生漫反射并被接收器接收,再由光电探测器识别并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分析。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