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3月6日电 记者张毅、通讯员姜子麟从位于陕西宝鸡市的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获悉:随着国家电投海阳核电1号机组首次大修结束,由国核锆业生产的三代核电核级锆材正式入堆服役,标志着我国核级锆材国产化目标成功实现,改写了我国长期以来核级锆材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打破了长期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瓶颈。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核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大体上可以分为实验示范、高速推广、滞缓发展、逐渐复苏等四个阶段。核电技术也可分为四代,中国的核电目前整体技术水平处于第二代+型阶段,同时以自主技术为主,引进吸收美法俄机型优点进行第三代小批量的建设。随着三门核电1、2号机组、海阳核电1、2号AP1000机组和台山核电1、2号EPR机组并网或试并网,目前在建主要第三代+核电机组只有华龙一号(中广核在建的防城港核电站3、4号采用堆形为华龙一号)。


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包括了核燃料供给商、设备供应商、电力设计、科研、施工、安装、发电和输配电等企业,可以按照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共三个环节:一是上游环节,包括核燃料、原材料生产;二是中游环节,包括核反应堆、核电核心设备制造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三是下游环节,主要包括核电站建设及运营维护。


2012年以来我国对于核电的态度一贯积极明确,2017年政策态度变得更为积极。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意见,2020年运行核电装机力争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