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智慧消防,四大主体抢夺千亿消防市场

2020-03-11




我国的消防行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从2001-2003年的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备案登记制度,到市场准入制度,由计划转入市场。更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消防行业,经历了市场化之后,我国消防行业也逐渐成型,生产企业已超过5000家,整体规模较大,但是由于地方保护,职能部门的懈怠等造成行业缺乏领军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严重,品种单一。最近几年,随着“智慧城市”的提出,消防行业的政策聚焦于将科技和传统结合,产生新的发展趋势和投资热点。



消防企业在十余年的发展中随着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由单一产品提供商,逐步演化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消防企业的转型过程中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消防产品的定价和产量可以根据国家要求生产,不存在滞销的情况。企业的职责是产品的提供商。而在市场准入制的推行下,加上国内城镇化飞速发展,企业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其他企业的竞争等,企业的转型是必然的。此时消防企业提供的不单单是产品更多的是服务。



消防行业与商业,工业房地产,公共建筑,基础设施,城市配套设施等都具有紧密联系。每种产业要求的消防方案设备都不一样,带来的技术问题也各不相同。再加上高层建筑的建设和日益复杂的建筑结构,更加密集的城市功能片区等,客观条件对消防产业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紧急状态下应对调度,隐患的智能巡防和上报。“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实施,使消防科学、消防技术与消防软科学等领域成为消防技术研究的主攻方向,也催生出“智慧消防”的概念。2017年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奠定了消防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智慧消防工作的核心内容:1、建设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2、建设基于“大数据”“一张图”的实战指挥平台;3、建设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4、建设数字化预案编制和管理应用平台;5、建设“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该意见要求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速“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与消防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打造符合实战要求的现代消防警务勤务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不对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和队伍管理水平,实现“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的转变。



市场化的推行下,消防行业市场规模逐渐形成。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住宅和办公楼、商业用房等民用建筑市场;冶金、电力等行业应用市场和消防部队装备市场,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消防经费,测算2017年消防市场容量合计约2761.65亿元,消防产品市场规模是694.4128亿元,消防工程市场规模2071.227亿元。并且估计2020年消防市场规模可达5200亿元。



在传统消防行业产业链中,消防企业主要起到消防产品制造商的角色,提供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设备,阻燃化工,建筑防火,消防设备等产品,后续由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负责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成消防工程的搭建。产业之间的衔接问题明显:施工单位高度重视消防功能,忽视施工安装质量;产品标准衔接脱节,检测中心分工脱节,设计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等。在传统的消防产业链中,技术含量不高,工程完成之后,后续工作不到位。安全隐患的排查依靠人力,可视化监管存在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也是现在消防产业中小企业密集,集中度低下的原因之一。



智慧消防主要提供智能消防产品: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设备,应急疏散系统。后续消防工程的搭建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完成远程监控,隐患排查,应急疏散等工作。新型产业链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消防产业之间的衔接问题,实现无死角区域的全面覆盖,深刻感知各个消防系统之间相关联的直接同步配合关系,也可以实现消防安全跨越地理边界,并且有利于中高端消防企业的发展。拥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公司跨界和科技公司合作,实现战略转型,带动消防产业升级。


在安全隐患的排查方面:新的消防系统方案可以自动提示检查标准和方法,记录巡查人员的工作情况,自动上传到下游行业的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消防的消除防患的作用。在可视化监管方面: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分析,在灾前提醒工作人员关注,防患于未然。



在现阶段核心竞争要素中,大项目注重品牌和技术,小项目本土企业优势更加显著。


通过梳理千万级智慧消防项目发现,8个项目有6个由外地企业中标,品牌技术优势凸显;另外,其他28个一般智慧消防项目,4项外地企业中标,本地企业占比达85.71%。由此可见在消防行业中地方保护严重,市场规范性有待提高。


市场集中度低:大行业、小企业。国内大型消防企业的营收规模远低于市场总规模的1%,行业内排名前30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消防产品生产型企业多属于年营收低于500 万元的小公司,行业内缺乏竞争秩序的建立者和领导者。



消防行业下游客户“小而分散”,渠道比较依赖代理商、工程商。因为国内消防行业大而散,企业止步于本地以及邻近省份,加上技术水平有限,大多数在低端市场低价竞争,产品的销售主要取决于渠道关系,地方保护主义很强。跨区域销售需要与当地经销商和消防工程商沟通。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天广消防。依赖于南安籍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全国建筑配套产品销售市场超过70%份额由南安籍经销商贡献。通过这种客户资源,天广消防可以迅速将产品投放全国市场。



但是消防物联网实现后会出现新的消防生态:传统消防产品——互联网消防产品——智能消防产品。目前的消防行业中小企业密集,虽然熟悉消防业务,但是在技术研发上仍然很落后。根据慧聪网统计,30%的企业投入研发费用在营业额5%以下,33%的企业研发投入费用在6-10%。几乎占据2/3的市场。未来智慧消防的推进,对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出更多的要求。这样的发展趋势吸引了安防企业、跨界的互联网和通信界巨头等的参与。



互联网巨头依靠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优势,构建了一系列智慧消防解决方案。比如阿里云推出的City Link城市物联网平台,该平台提供云端、边缘端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本地物联网平台来加速城市组件的访问并实现应用服务开发,智慧消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一部分。


腾讯与江苏消防总队推出全国“互联网+消防”模式,通过大数据统一部队,动态立体防火控制系统的建设,确保了江苏消防安全局势的持续稳定。


互联网巨头布局智慧消防领域旨在打造智能城市,从而获取数据优势和信息资源,抢占消费市场,引领智能时代。光是消防维保市场,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再加上整个智慧城市,市场潜力无限。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防行业的优惠政策,一系列创业企业加入智慧消防领域。


上海瑞眼科技专注于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并为消防行业积累了大量核心算法,涵盖消防智能化设计,物联网现场介入,消防咨询服务等领域。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和相关性分析,生成火灾数据并上传到消防检测预警中心进行跟踪和监察,以指导消防行动的开展。其核心产品包括监管云平台,远程监控系统和移动执法终端三大部分,可以用在写字楼,园区企业,酒店等众多区域。



中消云-泰和安于2008年成立,在短短十年间成长为拥有100多项专利,60多项软件著作权,160多项国家认证证书,从事消防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提供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集团公司。专业为家庭住宅,“九小场所”,群租房,古建筑,寺庙等提供24小时在线防火通知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并于2016年推出了国内首款基于物联网云服务平台的家用无线报警系列产品,2017年推出了国内首家基于NB-IOT技术的无线感烟探测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2019年中消云集团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转变为智慧消防专业公司。中消云的产品结合中国电信完善的通讯网络和华为公司领先的通讯技术,三者共同探索物联网+消防领域“强强联手”的新模式。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物联网

相关推荐

后起之秀跃升医美大国,“四化”延伸重塑下游渠道

宁德时代谱写超长寿命电池神话,实现1500次循环内零衰减

自动驾驶进入硬核状态!明年1月起正式实施国家标准

支付宝改版升级数字生活开放平台,为服务业数字化按下“快进键”

火星探测活动窗口期将近,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圆满完成

全国共调减生猪禁养区1.4万个,郑州支持生猪生产最高补贴15万元

NTT在多模传输中优化光纤光缆结构,光信号传输时间差成功减少60%

延长供热期内,自采暖居民用量补贴上限增加费用由市财政全额负担

“基因魔剪”可治疗遗传性失明,对测试基因突变能力有里程碑意义

5G“新基建”迈入起航阶段,四大运营商将在年底开通60万座5G基站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科技赋能智慧消防,四大主体抢夺千亿消防市场
2020-03-11




我国的消防行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从2001-2003年的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备案登记制度,到市场准入制度,由计划转入市场。更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消防行业,经历了市场化之后,我国消防行业也逐渐成型,生产企业已超过5000家,整体规模较大,但是由于地方保护,职能部门的懈怠等造成行业缺乏领军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严重,品种单一。最近几年,随着“智慧城市”的提出,消防行业的政策聚焦于将科技和传统结合,产生新的发展趋势和投资热点。



消防企业在十余年的发展中随着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由单一产品提供商,逐步演化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消防企业的转型过程中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消防产品的定价和产量可以根据国家要求生产,不存在滞销的情况。企业的职责是产品的提供商。而在市场准入制的推行下,加上国内城镇化飞速发展,企业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其他企业的竞争等,企业的转型是必然的。此时消防企业提供的不单单是产品更多的是服务。



消防行业与商业,工业房地产,公共建筑,基础设施,城市配套设施等都具有紧密联系。每种产业要求的消防方案设备都不一样,带来的技术问题也各不相同。再加上高层建筑的建设和日益复杂的建筑结构,更加密集的城市功能片区等,客观条件对消防产业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紧急状态下应对调度,隐患的智能巡防和上报。“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实施,使消防科学、消防技术与消防软科学等领域成为消防技术研究的主攻方向,也催生出“智慧消防”的概念。2017年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奠定了消防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智慧消防工作的核心内容:1、建设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2、建设基于“大数据”“一张图”的实战指挥平台;3、建设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4、建设数字化预案编制和管理应用平台;5、建设“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该意见要求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速“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与消防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打造符合实战要求的现代消防警务勤务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不对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和队伍管理水平,实现“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的转变。



市场化的推行下,消防行业市场规模逐渐形成。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住宅和办公楼、商业用房等民用建筑市场;冶金、电力等行业应用市场和消防部队装备市场,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消防经费,测算2017年消防市场容量合计约2761.65亿元,消防产品市场规模是694.4128亿元,消防工程市场规模2071.227亿元。并且估计2020年消防市场规模可达5200亿元。



在传统消防行业产业链中,消防企业主要起到消防产品制造商的角色,提供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设备,阻燃化工,建筑防火,消防设备等产品,后续由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负责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成消防工程的搭建。产业之间的衔接问题明显:施工单位高度重视消防功能,忽视施工安装质量;产品标准衔接脱节,检测中心分工脱节,设计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等。在传统的消防产业链中,技术含量不高,工程完成之后,后续工作不到位。安全隐患的排查依靠人力,可视化监管存在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也是现在消防产业中小企业密集,集中度低下的原因之一。



智慧消防主要提供智能消防产品: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设备,应急疏散系统。后续消防工程的搭建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完成远程监控,隐患排查,应急疏散等工作。新型产业链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消防产业之间的衔接问题,实现无死角区域的全面覆盖,深刻感知各个消防系统之间相关联的直接同步配合关系,也可以实现消防安全跨越地理边界,并且有利于中高端消防企业的发展。拥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公司跨界和科技公司合作,实现战略转型,带动消防产业升级。


在安全隐患的排查方面:新的消防系统方案可以自动提示检查标准和方法,记录巡查人员的工作情况,自动上传到下游行业的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消防的消除防患的作用。在可视化监管方面: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分析,在灾前提醒工作人员关注,防患于未然。



在现阶段核心竞争要素中,大项目注重品牌和技术,小项目本土企业优势更加显著。


通过梳理千万级智慧消防项目发现,8个项目有6个由外地企业中标,品牌技术优势凸显;另外,其他28个一般智慧消防项目,4项外地企业中标,本地企业占比达85.71%。由此可见在消防行业中地方保护严重,市场规范性有待提高。


市场集中度低:大行业、小企业。国内大型消防企业的营收规模远低于市场总规模的1%,行业内排名前30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消防产品生产型企业多属于年营收低于500 万元的小公司,行业内缺乏竞争秩序的建立者和领导者。



消防行业下游客户“小而分散”,渠道比较依赖代理商、工程商。因为国内消防行业大而散,企业止步于本地以及邻近省份,加上技术水平有限,大多数在低端市场低价竞争,产品的销售主要取决于渠道关系,地方保护主义很强。跨区域销售需要与当地经销商和消防工程商沟通。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天广消防。依赖于南安籍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全国建筑配套产品销售市场超过70%份额由南安籍经销商贡献。通过这种客户资源,天广消防可以迅速将产品投放全国市场。



但是消防物联网实现后会出现新的消防生态:传统消防产品——互联网消防产品——智能消防产品。目前的消防行业中小企业密集,虽然熟悉消防业务,但是在技术研发上仍然很落后。根据慧聪网统计,30%的企业投入研发费用在营业额5%以下,33%的企业研发投入费用在6-10%。几乎占据2/3的市场。未来智慧消防的推进,对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出更多的要求。这样的发展趋势吸引了安防企业、跨界的互联网和通信界巨头等的参与。



互联网巨头依靠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优势,构建了一系列智慧消防解决方案。比如阿里云推出的City Link城市物联网平台,该平台提供云端、边缘端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本地物联网平台来加速城市组件的访问并实现应用服务开发,智慧消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一部分。


腾讯与江苏消防总队推出全国“互联网+消防”模式,通过大数据统一部队,动态立体防火控制系统的建设,确保了江苏消防安全局势的持续稳定。


互联网巨头布局智慧消防领域旨在打造智能城市,从而获取数据优势和信息资源,抢占消费市场,引领智能时代。光是消防维保市场,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再加上整个智慧城市,市场潜力无限。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防行业的优惠政策,一系列创业企业加入智慧消防领域。


上海瑞眼科技专注于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并为消防行业积累了大量核心算法,涵盖消防智能化设计,物联网现场介入,消防咨询服务等领域。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和相关性分析,生成火灾数据并上传到消防检测预警中心进行跟踪和监察,以指导消防行动的开展。其核心产品包括监管云平台,远程监控系统和移动执法终端三大部分,可以用在写字楼,园区企业,酒店等众多区域。



中消云-泰和安于2008年成立,在短短十年间成长为拥有100多项专利,60多项软件著作权,160多项国家认证证书,从事消防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提供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集团公司。专业为家庭住宅,“九小场所”,群租房,古建筑,寺庙等提供24小时在线防火通知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并于2016年推出了国内首款基于物联网云服务平台的家用无线报警系列产品,2017年推出了国内首家基于NB-IOT技术的无线感烟探测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2019年中消云集团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转变为智慧消防专业公司。中消云的产品结合中国电信完善的通讯网络和华为公司领先的通讯技术,三者共同探索物联网+消防领域“强强联手”的新模式。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物联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