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3月16日,深圳国家基因库与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达成战略性合作,成为GISAID的中国首个正式授权平台。


据悉,2008年建立的GISAID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冠病毒数据平台。深圳国家基因库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基因库,其搭建的生命大数据平台,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大数据中心之一,提供可信共享计算平台等多种应用工具。在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中,截至3月13日,平台已汇总了相关病毒序列数据资源159条,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发现、检索和分析病毒。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基因蕴藏着所有生老病死的规律,基因数据是精准医疗的基石。1987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利川根进博士说过一句著名的话:除了外伤,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类疾病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基因有关。基因蕴藏着所有生老病死的规律,对于基因的研究就是为了解读生命大数据。


近两年,基因检测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可谓如火如荼。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分别是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NIPT)、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D/PGS),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通过CFDA和卫计委的批准后才可开展相关工作。


从产业链来看,整个基因检测上游测序成本下降明显。根据艾瑞咨询的的数据显示,2001年平均每兆数据量基因测序成本是5292.4美元,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是9526.3万美元,至2006年新一代测序技术推出,平均每兆数据量基因测序成本下降至581.9美元,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下降至1047.5万美元,此后基因测序成本以超“摩尔定律”的速度不断下降,从单个人类基因组1000万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5000美元;2014年1月Illumina推出HiSeq X Ten 更是将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1000 美元以下。随着基因检测的成本逐步降低,基因检测将更加普及和得到大规模应用。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