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唯一款半片异质结效率高达21.9%,极冷和极热地区均有稳定收益率

2020-03-17

光伏行业的下一次重大机遇在何方?201912月,东方日升连续发布了500W 210组件、9BB半片异质结、450W高效组件,均为行业首发,东方日升制造中心副总裁黄强指出,210+异质结将使光伏产业迈上新的台阶。东方日升异质结组件是行业内唯一一款半片异质结组件产品,效率高达21.9%,温度系数为-0.24%/ ℃,稳定的温度系数,保证了在极冷和极热地区也能有稳定的收益率。同时,产品零光衰,无应力,没有B-O效应引起的LID以及采用TCO膜抗PID最佳,保证长时间的耐久性和收益率。发电量高,相比同类产品能够增加8-15%的发电量,在所有商用电池技术中,发电量收益率最高。




黄强指出,东方日升的异质结组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东方日升独创的半片HJT电池切割技术,解决了异质结电池的切割损失问题。同时,东方日升针对异质结产品特性进行DFMEA设计严苛的老化测试,在加强的老化测试后,组件功率衰减小于2%,保证组件产品卓越优良的可靠性性能。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HJT电池的发展历程与PERC的崛起之路类似,HJT电池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产业萌芽期、实验室阶段、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和逐步的产业化阶段。自1974Walter Fuhs首次提出a-SI和晶体硅融合的HJT结构起,到三洋获得专利,在到2010年三洋核心专利过期,技术垄断终于打破,到目前HJT电池获得机遇有望成为产业主流,HJT的研究和商业化产业化探索也已经经历了四十多年。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生产,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进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探索,目前终于成为高效电池未来发展方向。




HJT双面对称结构带来生产流程的简化,仅需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薄膜沉积、丝网印刷、固化、测试分选六道工序,少于PERC以及TOPCon需要的9道、11道工序。工序缩短理论上可以提升良率、降低制造环节成本。非晶硅薄膜沉积和TCO薄膜沉积是HJT电池制造最核心工序,决定了HJT电池的钝化和导电性能,也是目前设备国产化的难点。




异质结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电池效率,目前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已超过22%,实验室效率超过24%,发展潜力巨大。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电池

相关推荐

全球最大病毒数据平台在我国授权,可快速发现、检索和分析病毒

蛋氨酸行业中长期拐点来临,特种产品持续增长

国内金融行业首个区块链标准发布!对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影响有限

阶段性降低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售价浮动最高达0.56元/立方米

突破性进展!前列腺癌有望通过检测尿液中RNA进行诊断

全国首个共享单车消毒规范出台,消毒喷头在消毒区停留5秒以上

新型动力电池将面世,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1448公里

下月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或意味外资券商持股比例可至100%

中国首个胃癌晚期免疫肿瘤药物获批,唯一经Ⅲ期临床仍有显著效果

油价暴跌刺激VLCC运费暴涨,租金5天涨了5倍,VLCC抢租进入疯狂状态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移动端
业内唯一款半片异质结效率高达21.9%,极冷和极热地区均有稳定收益率
2020-03-17

光伏行业的下一次重大机遇在何方?201912月,东方日升连续发布了500W 210组件、9BB半片异质结、450W高效组件,均为行业首发,东方日升制造中心副总裁黄强指出,210+异质结将使光伏产业迈上新的台阶。东方日升异质结组件是行业内唯一一款半片异质结组件产品,效率高达21.9%,温度系数为-0.24%/ ℃,稳定的温度系数,保证了在极冷和极热地区也能有稳定的收益率。同时,产品零光衰,无应力,没有B-O效应引起的LID以及采用TCO膜抗PID最佳,保证长时间的耐久性和收益率。发电量高,相比同类产品能够增加8-15%的发电量,在所有商用电池技术中,发电量收益率最高。




黄强指出,东方日升的异质结组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东方日升独创的半片HJT电池切割技术,解决了异质结电池的切割损失问题。同时,东方日升针对异质结产品特性进行DFMEA设计严苛的老化测试,在加强的老化测试后,组件功率衰减小于2%,保证组件产品卓越优良的可靠性性能。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HJT电池的发展历程与PERC的崛起之路类似,HJT电池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产业萌芽期、实验室阶段、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和逐步的产业化阶段。自1974Walter Fuhs首次提出a-SI和晶体硅融合的HJT结构起,到三洋获得专利,在到2010年三洋核心专利过期,技术垄断终于打破,到目前HJT电池获得机遇有望成为产业主流,HJT的研究和商业化产业化探索也已经经历了四十多年。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生产,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进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探索,目前终于成为高效电池未来发展方向。




HJT双面对称结构带来生产流程的简化,仅需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薄膜沉积、丝网印刷、固化、测试分选六道工序,少于PERC以及TOPCon需要的9道、11道工序。工序缩短理论上可以提升良率、降低制造环节成本。非晶硅薄膜沉积和TCO薄膜沉积是HJT电池制造最核心工序,决定了HJT电池的钝化和导电性能,也是目前设备国产化的难点。




异质结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电池效率,目前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已超过22%,实验室效率超过24%,发展潜力巨大。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电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