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心”――HeartCon心室辅助装置由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工学团队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医学团队合作研发,是第三代磁液悬浮离心血泵,仅重185克,最大流量10L/min,凝血指标NIH低于0.06g/100L,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植入HeartCon磁液悬浮血泵的实验羊“天久”在该院动物实验中心健康存活120天,创下了国内最长存活记录等五项第一。2017年10月开展HeartCon批量动物实验,6只实验动物全部健康存活超过90天,最长存活180天,安乐死后各脏器良好,说明血泵的生物相容性及血流动力学均已达到临床应用水平。2018年6月,该项目获CFDA批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自2009年起,泰心医院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合作,在国内最先开展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十年来始终医工结合研发,全套产品(血泵+电控)从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到装配测试均在国内进行,可有效降低整体费用,并拥有唯一国内原创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将以普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造福广大心衰患者。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人的心脏是个“四居室”,上面两个房间是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两个房间是左心室和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门叫房室瓣,按形态可分为二尖瓣和三尖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门是二尖瓣,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门是三尖瓣。此外,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门是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门是肺动脉瓣,这四扇门都是单向开启,掌控血液按照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的方向顺利流通。如果瓣膜这扇门无法正常开关,就会影响血液正常流动,通常瓣膜会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狭窄,指瓣膜不能完全打开,这会导致通过瓣膜的血流量不足;另一种叫瓣膜关闭不全或反流,血液会反流到原先供血的腔室,导致通过这扇门的有效血流量减少,心脏经常做无用功,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流量。


瓣膜手术主要被用来进行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全球手术术式从1950-1970s高风险的开胸瓣膜修复和瓣膜置换手术,到1990s微创心脏瓣膜手术,进入2000s后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术开始发展,手术术式逐步微创化。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术由于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再狭窄后可重复操作的特点,为越来越多医生所接受。


心脏心肌的律动会增加心脏手术治疗的难度。主动脉瓣所处位置在主动脉与左心室连接处,为心脏主体之外,因此主动脉瓣膜是四类瓣膜手术中相对简单的术式,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类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术。肺动脉瓣膜、二尖瓣以及三尖瓣手术不仅需解决瓣膜问题,还需考虑心肌运动因素,手术相对复杂,但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