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较少投资者会注意到疫苗玻璃瓶的生产情况,此次疫苗玻璃瓶的紧缺,让这个医药行业的小分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新冠疫情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还在持续。截至北京时间5月12日6时30分,全球已累计确诊416万例。尽管疫情凶猛势态不减,但多国因无法承受封锁防控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得不逐渐解除封锁。随着全球复工复产逐步进行,疫情的态势仍无明显衰减,新冠疫苗便成多国防疫的指望。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全球在研的102款新冠候选疫苗,涉及七大技术平台,其中已有至少10款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英国的疫苗项目已于4月23日进入人体试验。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的第一批几百万剂疫苗预计于今年9月上市。由于储存疫苗所需的玻璃瓶不足,新冠疫苗有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全球推广。


新冠病毒的特点,疫苗的渗透率、达到最好的免疫效果需要的疫苗数量犹未可知。据太平洋证券的研究,即便渗透率达到40%,注射两次,就已经需要60亿个玻璃瓶。而如今存量的2亿个疫苗瓶无法满足需求。牛津大学医学教授约翰·贝尔(John Bell)4月30日在接受BBC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全球仅剩下2亿个疫苗玻璃瓶。而全球人口将近80亿,这为推广新冠疫苗带来一定挑战。疫苗瓶是用特殊玻璃制造成型,需要耐低温,能经受全球运输过程中的颠簸磨损,很难制造,极为费时。目前,两大国际疫苗瓶生产厂商,德国肖特公司与日本NEG公司每年合计生产疫苗瓶在105亿左右。但上述两国尚处于疫情较为严重阶段,能否复产复工无法得知,即便复工,其产能是否可以满足需求也是个问题。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传统的灭活和减毒疫苗:优点是免疫力持久、产量相对较高,但研发速度慢、筛选难度高,针对新型传染病抗原体存在未知的不良反应以及高风险。重组蛋白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一种):是将可以表达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方式转入原核生物等表达系统中,在其表达抗原蛋白后进行提取纯化进而用于接种。病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利用非致病性微生物搭载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直接递送至人体内,利用人体细胞生产病毒抗原并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核酸疫苗: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与相关载体组合,直接递送至人体内,利用人体细胞生产病毒抗原蛋白并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我国疫苗行业的监管经历了从《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的历史进程,行业的监管持续完善,疫苗法的落地从立法高度体现强监管的决心,其力度前所未有。随着疫苗立法的逐步落地,未来疫苗强监管将是常态,行业的质量标准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降低疫苗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


根据Evaluat ePharma统计,2018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达到305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3.5%,在众多治疗领域中位列第五。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4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6.6%,增速仅次于抗肿瘤药物。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