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市场规模
竞争格局
政策法规
商业模式
产业链

宠物 (Pet)
宠物指人们为了精神目的,而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豢养的生物。传统的宠物是指哺乳纲或鸟纲的动物,养着用于玩赏和作伴。实际生活中的宠物包括鱼纲、爬行纲、两栖纲、昆虫,甚至植物,用于观赏、作伴、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宠物的范围很广,包括动物、植物、虚拟宠物、电子宠物等。但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还是把宠物限定在动物范畴内。宠物行业是指涉及到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服装、宠物窝笼、宠物用品等与宠物有关的所有行业。

基本信息
市场容量
竞争格局
政策法规
商业模式
产业链
LOADING

宠物行业在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和精细化的市场。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到了49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8114亿元。这一增长得益于需求端、供给端以及资本的共同推动。
宠物行业不仅包括宠物的繁殖与交易,还涵盖了与宠物相关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如食品、用品、医疗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宠物情感消费的增加,宠物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此外,宠物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高盛集团预测中国宠物市场未来十年的“戏剧性增长”。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报告的支持,例如《2023年-2024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尽管总体市场规模增长有所减缓,但宠物行业的韧性仍然强劲。
在具体的细分市场中,宠物食品和用品市场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例如,2022年宠物食品行业规模预计达到2670亿元,而同年宠物用品市场则达到369亿元。这表明虽然整体市场增长,但不同细分市场的表现各异。
总体来看,中国宠物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行业结构也在逐渐优化和升级。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宠物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丰富的机会。



_1.png)
_2.png)

_3.png)
_4.png)

中国宠物行业的政策法规主要围绕宠物饲养、医疗、食品安全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展开。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宠物行业的监管也逐渐加强,以确保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 宠物饲养管理:自1980年起,中国对宠物饲养进行了多次政策调整,从最初禁止饲养犬只到后来的放宽限制,再到现在的规范管理。例如,2003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并在2009年开放养宠物数量限制。
2. 宠物医疗管理:2015年,中国开始对宠物医疗进行规范管理,包括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和加强兽医人才培养体系。此外,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旨在规范宠物诊疗秩序。
3. 宠物食品安全:为了保障宠物食品的安全,中国对宠物食品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采取了严格的准入管理措施。这包括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目录审定等。
4. 市场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规范市场准入,加强宠物交易监管,并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此外,还建议制定和完善宠物产业的法律法规,如宠物医院、宠物饲养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条例。
5. 立法建议:2024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应立法禁止虐待伴侣动物,加强犬只伤人行为的法律责任,并建议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引导宠物行业良性竞争。
总体来看,中国宠物行业的政策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中,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宠物的日常管理,还涉及到了宠物行业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合作。

宠物行业的商业模式多样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线上零售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平台成为宠物行业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宠物食品、玩具和其他用品,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
2. 实体店销售模式:传统的宠物店通过销售活体宠物及其相关产品(如食品、玩具等)来盈利。此外,一些宠物店还提供宠物美容、寄养等增值服务。
3. 综合性服务模式:一些宠物店不仅销售宠物和相关产品,还提供包括美容、健康检查、寄养在内的一系列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4.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DTC模式: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和利润空间。
5. 社交媒体营销模式: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推广和客户互动,通过内容营销吸引潜在客户,增加用户粘性和市场影响力。
6. 创新服务模式:例如,提供宠物送养、领养、爱心救助等社会责任项目,不仅能帮助流浪或被遗弃的宠物找到新家,也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这些商业模式各有特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市场定位以及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进行运营。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宠物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中前进。


——— 行业图谱 ———